国内“欧陆风格”建筑的特点有哪些?
第一、模仿西方高雅古典建筑的形式,但是并不需要真正理解其文化价值。在古希腊罗马时代,神庙建筑是神的住所,在工业时代神庙式的建筑成为了银行的办公楼,因为钱是资本主义之神但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神庙竟成了高层住宅顶部的设备间、水箱间。建筑语言被滥用了。建筑上的山花、穹窿顶、柱廊只是纯粹的装饰,并没有任何结构和建筑功能的意义,这种堆砌的矫揉造作的设计与古典主义“朴素、真实、理性”的原则恰恰相反。并且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第二、必须使文化产品变成工业产品才可以进行商品推销和扩大市场得到高额的经济回报。“欧陆风格”正是通过预制构件采用新的轻型材料简化装配工艺等工业的手段使古典柱头和罗马雕塑成为商业产品在国内广泛流行。甚至到了室内设计也不甘落后,不管什么性质的建筑包括图书馆、旅馆、办公楼、商业用房,乃至家庭装修都偏爱欧洲古典样式。
第三、“欧陆风格”建筑通过建筑空间和形象,来模拟虚构一种文化处境,令使用者产生文化空间转移的错觉,使他们感觉到置身于优越的文化环境,认为自己的文化身份得到了提升,尽管楼盘可以命名“罗马花园”、“维也纳”或者“豪园”、“佳苑”。但是,由于没有真实的文化环境的支持,这种建筑空间造成的自欺欺人的幻觉和错觉难以维持的,而且这类自吹自擂的楼盘名称提醒人们注意到,这种对古典主义的爱好,只是作为对经济财富和社会地位的炫耀,而不是对文化财富的真正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