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熹培
任熹培,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学院商业流程设计组在读博士研究员,日本熊本大学建筑设计专业硕士毕业。14年获日本九州大学建筑设计专业、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交互设计专业以及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国家奖学金录取Offer。曾获13年日本建筑学会设计竞技优胜奖、13年日本real size thinking空间设计竞赛关西地区优胜奖、10年和11年IF Concept Design Awards全球300强等。
Q:您本科读的是工业设计专业,而研究生选择到日本读建筑设计,当初是怎样的一个契机让您选择去攻读建筑设计硕士学位呢?
任熹培:首先我一直对建筑设计这个专业非常向往,自幼就将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视为偶像。所以在攻读工业设计专业时,也会尝试做一些关于建筑设计与工业设计交叉的设计课题,比如公共设施设计、展示设计和一些小型的空间设计。后来在国内攻读研究生时得到了去日本学习的机会,所以我就将目标锁定在了建筑设计专业。根据建筑设计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将我的相关作品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并制作作品集。在我的动机信中我也坦言到自己虽然缺乏一定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建筑设计确实热爱。最终熊本大学也给与了我积极的反馈。虽然从成绩单中确实发现我的教育背景缺乏一些建筑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是从我的建筑设计作品中能够看到我对建筑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和潜力。因此我成功从工业设计专业转到了建筑设计专业。
Q:现在您在荷兰攻读工业设计博士学位,从工业设计到建筑设计,最终回到工业设计,这一段经历一定让您收获良多吧,您是怎么看待的?
任熹培:建筑设计的学习让我从传统工业设计的思维定势中跳出来重新审视工业设计,反思之后再次找到自己对工业设计学习和研究的新方向,可以说这两次专业的转换还是让我收获颇多的。因为我之前学习的是较为传统的工业设计,在旧有的知识体系里更多地是仅仅在考虑人与产品的关系。日本的建筑设计哲学里,无论是设计本身亦或者是人,都是作为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构思时会非常系统全面地看待问题。后来在申请博士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的理念是针对社会情境的智能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教育、实践和研究。这种系统的思维模式让我看到了在工业设计领域和建筑设计相似的观点,科技无论是为个人还是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红利,我本身也是一个对于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比较感兴趣的人,所以我毅然决然地回归到工业设计的学习研究中。
Q:对于想转专业的同学,您有什么忠告和建议能给他们吗?
任熹培:很多同学都计划从传统工程类学科转到工业设计专业,对于你们来说,我有两点建议,第一是尽量培养自己的设计思维能力,了解设计的基本流程;二是多做一些设计课题和比赛的练习,提升自己的视觉表现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设计类学科跨专业的同学,其实不同类型的设计方式方法是相通的,只是设计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比如建筑设计会更多考量光、空间等要素,而交互设计会更多从人的感知、认知和行为入手。因此当你打算跨入另一个设计学科学习的时候,要多去了解该设计学科背后的知识,并且也要多去做一些设计练习,这是最快熟悉某一类设计的方法。
Q:您能比较一下日本和荷兰甚至欧洲地区设计文化和设计理念吗?
任熹培:谈到日本产品,想必大家首先都会想到以索尼、松下和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本高科技产品,以及无印良品和优衣库为代表的大宗生活用品。从日本的高科技产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设计对于细节的执着,而从生活用品中我们又能够看到日本设计的简单质朴以及一些微设计的小情趣,但是隐藏在这些表面背后的正是日本设计的内涵。首先,日本的设计文化是非常注重学习和继承的。他们会非常注重对欧美和日本设计大师作品的学习考察,从中反思大师的设计哲学,他们也会重视对传统文化、宗教和哲学的学习,并将这些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如果深究日本的建筑、工业和平面设计的经典案例,我们就能够发现每件作品背后更加深刻的内涵。其次,日本设计师不会将设计孤立看待,而是会将其与周围环境视为整个一个系统去考量。因此,设计师对于设计的思考是非常缜密的,可以说是缜密到窒息。欧洲因为有着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所以就我看来,欧洲各个国家的设计文化和理念也是千差万别的。目前而言,我只能谈一下我对荷兰设计粗浅的认识。在我看来,荷兰的设计师在各个产业里面都具有很高的地位。尤其是工业设计师,他们是真正的根植于产品研发的最初期,并且会一直延伸到产品的商业推广,荷兰的工业设计师具有很全面的职业技能,无论是技术实践能力、研究分析能力还是沟通汇报能力都非常强。荷兰的工业设计有三大特点,一个是大胆前卫,探索性的设计项目非常多。每年的荷兰设计周都能够看到很多极具社会意义和商业价值的试验型设计案例。二是与高科技紧密结合。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工业设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成立之初就将科技纳为其设计教育实践研究的三大维度之一,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工业设计更是专注于智能产品服务系统方向的研究。三是荷兰设计非常自由,这点与日本设计的重学习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这里的自由并不是说荷兰设计不注重对于过去经验的学习整合,而是荷兰设计非常看重新生代设计师的能力,只要有好想法有能力,无论你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在就读的学生,都能够设立自己的设计项目甚至创办自己的设计咨询公司,相比之下日本的设计学科学生往往都会选择去较有名的设计事务所先工作学习几年,再选择合适的机会开创自己的设计事业。
Q:国内高校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学习要求与国外有非常大的差别,很多人认为国内的工业设计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外,您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
任熹培:国内高校目前所做的工业设计相关议题其实是紧跟世界工业设计学术大环境的。但无论是从创新性还是设计研究的深度来讲,与国外相关领域的名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在我看来这其实与国内的教育体系有一定的关系。我在读工业设计本科时所有的设计课程都是规定好的必修课,不会给我更多的选择。而我也就是按部就班的去跟随老师所讲的去学去完成相关的作业。相较而言,国外的工业设计学习要灵活精彩的多。学生从大学第一学期开始每学期都会做一个比较大的设计或研究项目,这些项目都是由学院的老师或博士生去带的。学生有自由选择项目的权利,他们会通过一个类似于设计市集的活动了解到每个项目的计划是什么以及上一学期的成果都是什么。这其实是将学生和老师的角色反转了,老师必须保证你的课题有个非常好的“卖点”,必须保证每学期都有非常好的设计或研究成果出现,并且每学期都要有更新颖的课题提案。此外,学校提供大量的短期高强度课程,通过团队或个人的形式在一周左右的时间运用不同的技术和设计方法完成不同主题设计课题。这种方式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各种技术能力。
Q:近期,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很多行业带来了新的模式和契机,在你看来,设计领域应当如何迎合互联网?
任熹培: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将设计推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了产品的孵化速度,这给设计师带来了无限的发挥空间。基于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式的产品开发和推广方式让设计不再像原来那样经常被人诟病纸上谈兵。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一个好的创意能够马上被实现推广,并获取大样本量的测试反馈,这都为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同时设计师作为技术和用户连接的桥梁,对于新产品的研发有着极为重要的核心作用,所以我不太同意设计去迎合互联网,而应该说是设计与互联网的大融合。
Q:设计师的工作大部分是受客户委托,你会拒绝不喜欢的设计委托吗?关于和客户融洽合作,你有什么秘诀?
任熹培:我参加过不同层次的设计项目,独立负责过企业委托的产品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以及景观设计,也在如Intel、长虹等大企业的设计中心参与过新产品的开发活动。期初我是非常不喜欢接受一些企业的委托项目,因为那时候他们还无法完全认识到设计的价值,更多的认为设计仅仅是对现有的东西进行美化包装,这就会带来很多合作和沟通上面的问题。因为美是很难被量化的,所以设计方案也没有特定的标准去评价。这样就需要对方案进行反复地修改和调整,有时候这种修改也会违背设计师对于该项目的认知。但是,后来我逐渐认识到设计师在强调“做设计”这项基本素质的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项目交流和沟通能力,有时候对于设计作品恰当的表述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客户对于作品的看法。所以现在我并不会拒绝不喜欢的设计委托。和客户融洽合作,尽量避免合作中的误解从而提升设计项目推进的效率,我的秘诀是在整个设计流程中尽量多与客户进行沟通,大家共同协商下一步项目的推进方向,这与目前流行的co-design的设计方法是暗合的。让客户尽量多的了解设计的的过程甚至参与到设计的流程中,消除可能产生的一些分歧,这要比单纯只给客户看每一次最终的方案汇报要好得多。
Q:有观点认为设计是灵感瞬间的爆发,而不必依赖于经验和技巧,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任熹培:不可否认灵感对于设计的重要性。无论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还是平面设计,其设计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会夹杂设计师的主观见解。但是设计师的灵感并不能简单的归因于设计师的天赋,更重要的是设计师在长期从事设计实践和设计研究过程中对于经验和技巧的归纳总结。因此,设计师一定要尽量多去参加不同的设计项目积累相关技巧,重视对于每一次设计活动的反思,不断地从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并与普世的设计理论相结合,形成自身的设计哲学。
Q:能够为我们推荐一些设计相关的书籍?
任熹培:我曾作为译者重新编排过由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的凯瑟?卡德维尔编著一本中文名为《如何找到好工作:平面设计师求职宝典》的设计书籍。其中介绍了很多关于设计作品集制作的经验和技巧。再推荐一本一百多页的书,John Maeda的《The Laws of Simplicity》,中文名《简单法则》,能够帮助设计师更深的去理解设计,不仅从形式方面,而是从系统的层面去审视设计。
Q:给关注马克笔设计留学的小伙伴们一些建议吧!
任熹培:多看好设计,多听好讲座,多读好的设计类著作。更重要的是要多动手做设计,亲身实践中得到的反思总比看别人的来的更深刻。
最后想送给大家一句话:“不拒绝、不妥协,做一个有想法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