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功与过:市民化视角下的建筑设计个案省思”建筑师茶座在京举行。与会嘉宾就近年来中小型项目缘何与精品原创无缘、建筑创作为何不“接地气”、建筑师的自我意识如何主导建筑原创力及自我建造规则能力、建筑设计是否应凡事必求创新等议题展开讨论。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胡越认为,作为专业人士再用非专业、市民化的视角审视与创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市民化与专业化视角当前存在矛盾,如何摆正二者关系很重要并具有现实意义。这取决于公众话语权的分量,“到底有多少普通人能参与项目决策”。
“西方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尝试努力调和两者矛盾,公众参与度很高。例如荷兰有个自行车协会,最后成为某项目搁浅的最大障碍,因为它阻碍了自行车道。”胡越说,“在我国,建筑决策通常更倾向于领导的个人喜好。位高权重者很难体现普通公民诉求,这与其观念和生活路径息息相关。”
胡越揭示出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业界的尖锐矛盾。这种矛盾不仅发生在创作视角的学术方面,也激荡于理念之间。“1000个市民有1000个哈姆雷特的创想”,全国房地产设计联盟CEO高志就表示建筑创作与市民视角无需统一,由专业设计师定夺足矣。他说:“在中国,很多项目已经非常市民化了。而且,这些年一直在进步。”比较而言,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的观点趋于中立。他举例称,自己曾参与的美国波士顿某3000平方米的小项目,前后竟然经历3次评审,而其中一次评审会,曾有千人出席。
“市长都去了,他也仅有一票。”而俞孔坚同时认为,这种做法在中国实现尚需时日。客观来看,中国民众整体文明素质及教育程度同西方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距离。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建筑师的职业化是把双刃剑。这体现出社会生产力进步与职业细分,但亦将建筑的真正使用者及其需求与设计建造剥离。专业人士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当前不可或缺,而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公众审美素质和生活追求不断提高,让设计师回归民主、自由及开放的态度,让市民化视角更多融入公共建筑设计中已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