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 杜立群
“我觉得移动的建筑实际上对于生活的改变是很大的,对于居住地的选择也会产生一个非常深刻的影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杜立群8月1日在2015’(夏季)崇礼中国城市发展论坛上作出表示。
杜立群指出,如果移动的建筑能够和移动的能源结合在一起,那么影响将非常深远。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移动的能源解决不了。“我一直很关注特斯拉汽车移动电池,它现在也在研究能够对房子供应大概两三个月,可替换这样一种能源的更换的电池,如果能够供应的话,我觉得对于将来的移动的生活、移动的建筑是很好的一个支持,那我们将来选择可居住的地区,应该也不是一个梦想,如果这些建筑把这些人聚居起来,那样形成新的社区、新的城市模式,我觉得也是一种可期望的。”
以下是杜立群发言实录:
杜立群: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个论坛,也谢谢组委会的邀请,去年我实际上在论坛上讲了一个观点。本来我想今年因为纲要已经完全都公开了,大家都有所了解,我不谈京津冀,给我分到智慧城市这一组这个挺好,那个题目太敏感,所以我想不谈。但是刚才主持人说也要说说一下,我简单准备了一下,我觉得上午很多叫大咖都讲了战略性的问题,我觉得可能还有几个重点问题大家可能也需要关注。就是在京津冀我去年讲的就是说大家比较关注就是三地的关系,河北、北京、天津,这三个地,实际上我觉得京津冀是四方关系大家可能不太注意,实际上这里面说是三地指的空间上,在这个之上还有中央,这个可能大家要注意,所以现在说的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实际上可能这里边首都功能还是中央的功能,并不是北京市地方的功能。上午我觉得咱们中心的主任李铁讲的挺好,就是说大家不要单一的现在媒体特别是都关注聚焦或者是通州行政副中心这样一件事,实际上对于首都功能如何在区域当中重新的布局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个更大的事情,上午有很多专家我觉得提出很好的建议,比如说在这个区域要建立一个叫大中小城市来协同发展这样一个空间平台,就是说要改变过去京津独大,其他城市都比较弱小,高峰和低谷的方式,要做到平衡发展,这个我觉得是很值得关注的。另外专家提出一些微中心建设就是有特色地区的建设,我觉得也是值得下一步总体布局当中,首都功能如何在区域当中重新布局,我觉得这个都很值得关注,不要单一的光去看通州副中心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可能是需要关注的。
第二个我觉得需要关注的,通过我们研究来讲,就是城市除了当然很特别,北京很特别,除了有首都功能和非首都功能之外,实际上这2000多万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他实际上还有一个城市的基本功能,就是要满足刚才咱们这个IBM总裁讲的这个,就是说他的这些人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一个需求,实际上这里面我们的研究也是这样,就说这个城市里面还有很多为这2000多万人他的基本生活、工作、交通、娱乐他们的功能,还有一个进一步需要完善的。我觉得这部分功能恰恰和咱们的智慧城市和“互联网+”这样一些新的手段要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第三个我觉得就是说,大家可能现在比较关注的才是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我觉得应该更加全面的来理解首都功能和首都非核心功能,还有城市功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如果把这个处理好,才有助于把这个地区建设成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环境一流、有世界竞争力的城市群,我觉得这样才能够真正解码京津冀,才能分享到改革的红利,我觉得是这么一个关系,这个我想说的是第一个,就是对于回应一下京津冀这样一个事。
第二个我想说的就是我也有一点困惑,我刚才问咱们这个总裁,我第二个题目我写的就是说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城市,这个实际上大家都知道98年戈尔有数字地球大的演讲,大家不见得记得,再一个大屏幕后面柴静讲首都污染采用这样一种模式,我觉得很有影响力的,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城市到底有多远,我就问一个问题到底哪些城市说,能称得上已经建设成了智慧城市,因为当时咱们中国也呼应改革开放要求,也很多城市提出要建设数字城市这样一个,北京可能也不例外也都做了很多项目。但是现在又换了一个概念,到底在这里面我实际上我自己是有一个困惑,所以就是叫城市的困惑,到底什么样一个城市是智慧城市,刚才我觉得咱们总裁给我一个,应该讲智慧城市策源地给了我们一个最权威的解答,我们刚才也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个人现在也逐步的理解就是说,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建设,它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实际上需要我们用“互联网+”,我自己想的就是“互联网+”比如说“+”金融,“+”交通,“+”我们叫建筑,最后我提出“+”生活如果这样一个目标实现了,可能就离智慧城市目标可能就不远了,这是我个人的困惑,通过我的论坛也得到一定的解答。刚才一组我刚才讲到很好的TOD模式,也希望这样一个模式能够实现,实际从移动生活大家都很享受,从购物从了解这个信息,所以去年我来崇礼大概走了6个多小时很枯燥,我觉得今年好像就很轻松,因为我有这样一个移动生活,我可以通过手机就很容易的了解咱们整个会议组织的情况,然后跟咱们组委会交流,我觉得虽然也经过4个小时的距离,好像我觉得这样距离是拉近了,没有感觉到特别遥远,我是做空间规划的,实际上我就提出来一个空间是不是还构成对于距离,空间是不是还是距离,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我觉得可能将来随着咱们崇礼的交通改善可能这个奥运的成功,可能这个空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随着这个手机或者是这种移动的这样生活的移动的这种模式,逐步的融入到咱们生活当中,我觉得这个空间可能就会越来越近,可能就不感觉到很遥远。所以我也推想到城市建设,我其实一直比较关注,实际上现在为什么说是移动的建筑,咱们过去建筑都是大家买房子或者是建设一个商场一个工厂,都是一个作为不动产这样来出现,它实际上随着这个房车还有移动的建筑,我最近跟一些搞建筑材料研究的这些人在研究这个建筑的维护结构,维护结构如果能很方便达到保温这样的需求,如果组装起来非常方便的话,实际上这种移动的建筑实际上是很容易实现的。我觉得这种移动的建筑实际上对于生活的改变是很大的,对于你居住地的选择也会产生一个非常深刻的影响。如果说把这种移动和信息交换的移动方式结合在一起,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和能够移动的能源结合在一起,那么影响非常深远。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移动的能源解决不了。我一直很关注特斯拉汽车移动电池,它现在也在研究能够对房子供应大概两三个月,可替换这样一种能源的更换的电池,如果能够供应的话,我觉得对于将来的移动的生活、移动的建筑是很好的一个支持,那我们将来选择可居住的地区,应该也不是一个梦想,如果这些建筑把这些人聚居起来,那样形成新的社区、新的城市模式,我觉得也是一种可期望的。我不知道年轻人,我觉得对我自己来讲,也是一种新的生活的向往和新的生活的选择,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不是也是将来智慧城市发展的一种方向,这是我的一些个人的畅想,供大家批评。
杜立群:我觉得北京在十二五时期制定城市信息化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一个北京市智慧社区的标准,比如海淀区就按照这个要求进行网格化管理这样一个模式,就是把城市里面分成很多网格,然后对这个网格里面地物,我觉得有点就像总裁讲的物联网感觉,每一个地物都有一个管理的一个主体,也有一个相应对应的编号,然后有人巡查,如果这个地物出现问题马上有一套系统会回馈到有一个网络化管理的一个中心,然后就有人来处理这个问题,但是现在还没有实现到,就是完全的对这个地物进行一个智能化的处理,我觉得还没做到,但是它是用人来管理的,但是它这套反馈系统实际上已经实现了。我觉得现在也是在推广的一个过程当中,我觉得这个对于及时去解决城市里面的这些出现的问题,有一套很好的一种回应的反馈机制,我觉得这是技术给这个城市管理带来的一个很大的一个变化。最近北京可能大家都知道治理城市病,现在也要求停车肯定是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现在停车位我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议,就是说停车位的管理,我觉得应该采用刚才咱们总裁说的这套物联网,这样一套回馈包括收费包括受灾下载APP系统,对于每一车位进行智能化的管理,我觉得这个是新做的这些东西,我觉得完全可以建立一套非常完善的这样的一个体系,然后把这个停车能够按照买车有位,停车入位,违停罚款这样的一个要求可能才能实现。如果没有这种技术还用咱们这种人去收费去管理,实际上造成很大的一个社会成本,咱们的劳动生产率也是很低,我觉得这个是可以改革的一个方向。
我觉得崇礼可能在应该我觉得随着申奥的成功,我觉得崇礼应该因为刚才咱们荔波县的尹书记县长讲了,起跑线都是一样的,其实跟北京是同一个起跑线,我觉得应该建立一套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套标准,我觉得用刚才讲的这种理念,而不是过去只是截取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当中的一部分,应该是一个全链条。这样一套理念如果能建立起来,我觉得在2022年这个冬奥会期间除了刚才上午讲的零碳是它的亮点以外,这点可能也会变成崇礼将来的一个很亮的亮点,我觉得也是应该推广这样一套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