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公共建筑
正值酷暑,很多人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选择室内避暑。但在一些城市的公共建筑,室内比室外还酷热难耐。在深圳图书馆,烈日穿透玻璃幕墙,阅览室内读者纷纷打伞防晒。
近年来,大量的玻璃幕墙被启用到公共建筑,因为它除了轻巧美观,还可以减少照明用电。但由于没有很好考虑到可能产生的温室效应等因素,这些建筑在南昌、武汉这样的火炉城市,带来的却是数倍于普通建筑的高耗能。
城市建筑尤其是公共建筑,应该与环境和谐相处。烈日之下,候车大厅被曝晒比蒸桑拿还难受,图书馆的读者只能自己带伞遮阳……类似中看不中用甚至荒谬的情形,在一些城市的窗口单位、地标性建筑中屡屡出现,也折射出基础建设特别是市政工程领域长期存在重“建”不重“用”、重“建”轻“管”等问题。
建筑的目的是使用,“建”是为“用”服务的。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工程领域的建设和使用往往割裂。一座建筑的建设资金安排、工程装修预算和今后的维护使用,分开立项,资金渠道“井水不犯河水”。有的项目为了“好看”,根本不考虑今后是否“好用”;有的项目为了节约基建预算,对一些必需的衔接配套工程能省就省,根本就不考虑今后装修和维护使用的需求和成本。于是,一些建筑在建造时装了玻璃大穹顶,却没有考虑到在烈日曝晒下运行空调的话,需要配备多强大的制冷设备、需要耗费多少电。
近年来有关的建筑节能标准出台不少,但真要落到实处,首先,项目的业主单位要精打细算,把节能减排落实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细节。其次,要改变公共建筑领域“建”“管”分离的建设及投入机制,项目建设在设计之初就尽可能周全地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运行费用,以及尽可能地为使用者提供便利和舒适。唯如此,图书馆内撑伞看书的尴尬,才不会再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