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BIM技术助成都道桥维护进入“云管理”时代

2015/08/142073 作者:佚名
导读:8月10日,从市城管委道桥处获悉,成都二环路维护已经进入“云管理”时代。发现桥梁问题能很快处置,通过3D模型可精准定位病害。

8月10日,从市城管委道桥处获悉,成都二环路维护已经进入“云管理”时代。发现桥梁问题能很快处置,通过3D模型可精准定位病害。

作为全国首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成都已将垃圾收运、垃圾处置、路灯管理、道桥管理、运渣车管理等一并纳入数字化管理中,架构“大城管”管理格局的同时,奋力向“智慧城管”大步迈进。按照“大城市、细管理”理念,日前,成都已先后制定“智慧城管”总体规划(2015—2017),将横向纵向整合各类资源,对城市管理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实现全领域发现、全过程监督、全方位落实。

大数据时代,城管要走“高大上”路线,道路桥梁监控也要用科技手段。“以前,我们发现道路桥梁病害,从病害上报到维护完成,要花几天时间,现在系统自动派单,病害信息很快就从现场传递到维护人员手中,大大缩短了病害处置时间。”8月10日,从市城管委道桥处获悉,成都二环路维护已经进入“云管理”时代。发现桥梁问题能很快处置,通过3D模型可精准定位病害。下一步,在新建的城市桥梁重要结构部位将全部安装传感器,实现智能监测排除隐患,甚至通过网络实现“云管理”。

据了解,除了二环路有专门的道路桥梁管理系统外,针对特殊结构桥梁,道桥处还建立了实时监控系统,保证桥梁健康。同时,为了防止车辆超载影响桥梁安全,道桥建立了城市桥梁超载监控系统,上桥车辆超载能提前预警提醒绕行。

精准定位病害智能管理二环路“健康”

二环路道路桥梁管理系统

工作人员正在使用该系统进行道桥维护

8月10日上午,张正像往常一样,来到二环路自己的巡查路段,开始了日常巡查。一个护栏的角落里,水泥块有些裂缝。他打开了手机摄像头,拍照,然后在手机里的二环路道路桥梁管理系统里,上报了巡查情况。不到1分钟,维护人员已经接到了信息,赶往现场处理。

从发现病害到处理,不到半天时间。而在以前,则可能要花几天。“带着本子巡查,发现问题以后记录,回去再输入电脑上报,然后指挥中心再派单,安排人去处置。”张正说。据了解,二环路道路桥梁管理系统(一期)于今年6月29日正式投入试运行,极大降低了道桥维护的时间。

目前,在二环路永丰立交桥的主线桥和四条匝道还引入了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按照竣工图纸,制作内外部一样的3D模型,大到桥梁的梁体,小到一个水箅子,一个进水口,都能立即精确定位,对桥梁病害的发现速度和处置,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环路道桥管理系统(一期)竣工后,从文字资料到竣工图纸,已实现了数字化移交。

“云管理”成都道桥 全方位监控重要桥梁

作为城市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范畴,数字化可在显著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节约管理成本。而其背后的深意则在于,通过“部件构件”的全新梳理,在“登记造册”的同时,还能架构“大城管”模式的数字化集约平台。

除了二环路道路桥梁有“特殊待遇”外,特殊结构的桥梁也有专门对待。据悉,道桥处启用了特殊结构桥梁实时监控系统,在桥梁的梁体、吊杆、系杆等重要部位,安装传感装置,实现智能监测,“这样能够不间断的监控重点桥梁的运行情况。”

目前,在青龙场立交桥、星辉桥、南河桥这三座吊杆拱桥,建立了这种城市桥梁健康监控系统,监测桥梁的受力、环境温度等情况。

同时,为了防止车辆超载引发桥梁安全事故,在大天立交桥、南河桥、星辉桥和北新大道跨线桥还建立了“城市桥梁超载监控系统”。

“桥梁上桥处埋设称重传感器,若超过桥梁设计荷载,显示牌提示超载车辆桥下绕行。”如果超载车辆不绕行,监控系统则会像“电子警察”一样为违法车辆“抓拍”照片。

文章来源:造价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