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保护

2022/07/13204 作者:佚名
导读: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价值 雕版印刷技艺,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伟大智慧,加快了知识的传播速度,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随着科技的发展,雕版印刷技术虽然已经退出了主流信息传播媒介舞台,但是它本身所具有的古色古香的文化底蕴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感染着中国人,并且启发我们进一步发掘其中的价值内涵,它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共同造福于人类的精神生活。 雕版印刷技艺在文化史上有着巨大的价值。如果说书写文字的发明使思想的

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价值

雕版印刷技艺,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伟大智慧,加快了知识的传播速度,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随着科技的发展,雕版印刷技术虽然已经退出了主流信息传播媒介舞台,但是它本身所具有的古色古香的文化底蕴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感染着中国人,并且启发我们进一步发掘其中的价值内涵,它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共同造福于人类的精神生活。

雕版印刷技艺在文化史上有着巨大的价值。如果说书写文字的发明使思想的长久的存留,印刷这一伟大的复制活动,则是超越个别性的局限,成为广大人群乃至全人类共享的文明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明的智慧之光正是通过印刷与阅读驱散愚昧的迷雾,把人类带进文化普及与昌盛的时代。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推动知识传播的印刷文明,肇始于古代中国的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之一。雕版印刷使知识信息的传播在质和量上都产生了巨大的飞跃,从而成为社会发展、宗教繁荣、科技普及、技术进步和文化交流的强大动力。

雕版印刷技艺有着不容小觑的商业价值,雕版印刷在当今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功能已经几乎消失但是其中蕴含的艺术之美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欢迎,雕版印刷作品也更多地作为艺术品被人们收藏欣赏。

雕版印刷技艺这一文化形态和技艺汇集了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几种传统工艺,它为后来的活字印刷术开辟了技术上的先河,是世界现代印刷术的最古老的技术源头,对人类文明发展和文化传播有着突出贡献。

雕版印刷技艺传承现状

雕版印刷技艺,仅依靠政府以及相关机构的扶持是无法充分展现其生机和魅力的,因此雕版印刷技艺若要真正地传承下去,必须走商业化这条道路。雕版印刷在商业开发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发展。雕版印刷的商业开发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首先,雕版印刷的纯手工雕刻印刷决定了它的生产能力有限,生产周期长,产量低,因此,相比于生产周期短产量大的现代印刷技术,雕版印刷是不可能在提供信息的印刷品这个方面有任何的竞争力的,这也将雕版印刷局限于艺术应用方面。

其次,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从事此行业的人员收人偏低.社会地位不高,导致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申遗”成功后这一现状得到改善。

再次,雕版印刷由于经费有限,宣传不够。生产力无法提高,宣传不够,生产力无法提高,导致无法提高和满足需求,经费不足,从而陷入一个个恶性循环。

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物

陈义时,男,汉族,1947年11月生,江苏省扬州市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扬州市申报。申报项目:雕版印刷技艺。

雕版印刷技艺保护措施

代表作品 2005年,扬州建成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向世人展示雕版印刷技艺的神奇魅力。

2005年7月12日,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正式挂牌成立,将采用“口传心授 定向培养 上门学艺”的开放式传承方式,为雕版印刷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2005年10月,江苏省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对外试开放。被誉为清代扬州雕版印刷极盛时期标志的《全唐诗》初刻初印本,回到扬州与世人见面。

2009年,以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为主体申报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成功人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已建立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和雕版印刷技艺展示馆,制定并颁布DB32雕版印刷技艺地方标准,开发全唐诗体字库,成立中国印刷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采用雕版印刷技艺创作了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一九四二》的字幕和演职员名单。

2014年,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连城县文化馆、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有限公司获得“雕版印刷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