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短焦投影机,“短焦”的概念经常被人们注意,但是其实现难度还是相当大的。严格来讲短焦投影机的设计难度不仅来自于如何在保障画面品质的前提下实现更短的焦距,同时还要求在保障画面效果的同时实现更大的偏轴镜头的设计——这两点对于全球的光学界都是一个挑战。
一、以三洋和日立的“反光板”式的短距离投影技术的灵感来自于背投显示系统的工作原理。背投影显示产品通常都是在较短的光路下实现更大尺寸的投影画面。最短可在一米距离内投射出一百英寸以上的大画面。“反光板”式的技术架构,本质上并不仅改变了投影机镜头的焦距,而且还需要通过添加一块特殊的光路反射镜,实现光路射出角度的转移,进而实现“短焦”和大“偏轴”两个主要的功能技术特性。这类型的产品在性能表现是比较不错,但是结构体系复杂、机身也比较笨重,不适于便携使用。
二、另一个短焦技术阵营主要是台系品牌、欧美品牌和部分日系品牌。这些企业采用更为复杂的镜头设计,在实现短焦的功能以外实现大“偏轴”的产品技术要求。短焦部分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广角镜头或者鱼眼镜头技术,而偏轴部分则依赖于特殊设计的镜头镜片实现。采用这一技术的“短焦”投影机产品品质差异巨大,且主要技术参数不及“反光板”式的短焦投影机“高”。
如今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很难分出个高下来。而且到当前为止,短焦投影机的技术发展并没有达到完全的成熟。随着未来的发展,短焦投影技术必将更上一层楼,届时再来分高下也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