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芯焊丝起源于50年代,发展于60-70年代,药芯焊丝主要以粗直径为主(Φ3.2mm, Φ2.4mm)使用交流电源,气体保护药芯焊丝用于钢管的焊接,自保护药芯焊丝用于建筑结构。80年代发展了细直径药芯焊丝(Φ1.2~1.6mm)使用直流电源,其中直径为Φ1.2~1.6mm的全位置药芯焊丝大量用于船舶的制造并得到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造船焊接的半自动化程度。在这期间开发了不锈钢、低温钢、590N/mm2强度级别钢种使用的多种药芯焊丝,Φ1.2~1.6mm的细直径自保护药芯焊丝可以使用于钢管桩的焊接。80年代后期以来,Φ1.2~1.6mm气保护药芯焊丝多品种的制造与使用范围得到迅速推广,在非造船行业使用和扩大。随后发展了金属粉芯药芯焊丝和无缝药芯焊丝。
从药芯焊丝的总产量与占焊接材料总产量比例来看,1983年美国药芯焊丝的产量占焊接材料总产量的15%,药芯焊丝的总产量为4.2万吨左右,到1979年药芯焊丝的年产量达到7.6万吨。主要用于平焊和平角焊,用来焊接建筑机械、重型机械、钢架、桥梁等。1995年英国药芯焊丝年产量首次超过电焊条。日本主要生产细直径药芯焊丝,1983年药芯焊丝占焊接材料总产量的3.8%,1988年为焊接材料总产量的13%,1992年为焊接材料总产量的20%,1994年为焊接材料总产量的23%。在日本药芯焊丝的生产比例逐年提高,而实芯焊丝在1984年生产量占焊接材料总生产量的32%,逐步提高到1991年的50%。从1992年起实芯焊丝逐年下降,到1994年实芯焊丝的比例为42%。据最新资料报道,日本1997年药芯焊丝生产总量在10万吨左右,为焊接材料总产量的27%。由此看来,日本是药芯焊丝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中国药芯焊丝的发展正处于原始的发展阶段:大量引进外国生产线又得不到充分的应用,希望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又不能相互交流,重视硬件投资又忽视软件开发,同时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
可喜的事,经过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在九十年代中期完成了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药芯焊丝生产线的制备,药芯焊丝的整体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如今中国民族品牌药芯焊丝已占中国市场半壁以上江山,不仅已基本将进口产品挤出国门,并在和外资品牌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了上风。以一批药芯焊丝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关键设备转让,扶植了一大批药芯焊丝企业,带动了国内药芯焊丝企业的发展,药芯焊丝的内在品质已相差不大,其产量已经居世界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