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种子或根糵苗分株繁殖。
一般用播种繁殖。播种育苗容易,以春季播种为宜。在黄河流域一带有晚霜为害,春播不宜过早。种子千粒重28~32克,发芽率70%左右。播种量每亩3~5千克。通常用低床或垄作育苗。栽植造林多在春季,一般在苗木上部壮芽膨胀成球状时造林进行。在干旱多风地区也可截干造林。立地条件较好的阴坡或半阴坡也可直播造林。
种子:翅果,种子采集加工时去杂不必去翅,种子千粒重28-32克,每公斤种子3.2-3.4万粒,发芽率80%左右,种子干藏贮存,发芽力可保持1年。
育苗:早春采用条播。先去掉种翅,用始温40度的水浸种24小时,捞出后放置在温暖的向阳处混沙催芽,温度20-25度之间,夜间用草帘保温,约10天种子有1/3裂嘴即可播种。行距25-30厘米,覆土1-1.5厘米,略镇压,每亩播种量5公斤左右。4-5天幼苗开始出土,每米长留苗8-10株,每亩苗1.2-1.6万株,当年生苗高60-100厘米。最好移植一次,截断主根,促进侧须根生长。臭椿的根蘖性很强,也可采用分根、分蘖等方法繁殖。
臭椿的栽植冬春两季均可,春季栽苗易早栽,在苗干上部壮芽膨大呈球状时栽植成活率最高,栽植时要做到穴大、深栽、踩实、少露头。干旱或多风地带易采用截干造林。臭椿多“四旁”栽植,一般采用壮苗或3~5年幼树栽植,栽后及时浇水,确保成活。
臭椿对病虫害抵抗能力较强。常见病有白粉病。旋皮夜蛾、蓖麻蚕是主要的食叶害虫,为害苗木。斑衣蜡蝉是常见的刺吸害虫。臭椿沟眶象、沟眶象是常见的蛀干害虫。
危害臭椿树常见的虫害有立枯病,瘿螨,盲蝽这三种
1、立枯病
主要危害当年生播种嫁接苗或组培苗的茎基部,造成被害部位坏死,植株死亡。防治方法:⑴施足基肥,每亩施用腐熟的鸡粪2000kg或其他厩肥 5000kg。⑵病害发生时可用72.2%普力克水剂稀释600—1000倍进行茎基部喷洒或浇灌苗床,阴雨季节用药要勤。
2、瘿螨
主要危害幼芽,使得新叶短小皱缩,质地变硬,呈暗黄褐色,顶梢生长停止,严重影响了树体的发育及观赏价值。防治方法:⑴将带虫苗木置于50℃的温水中浸泡10 分钟或用硫磺粉熏蒸,可杀死虫体。⑵在春季发芽前,喷洒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杀死越冬虫体。⑶虫害发生时可喷洒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或 1.8%虫螨立克乳油2000—3000倍液。
3、盲蝽
8—9月危害叶片,使叶尖部卷曲,影响植株正常生长。防治可喷洒40.7%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25%爱卡士乳油1000倍液。
臭椿挥发出的特殊臭味具有很强的杀菌除虫功效,并可与其他物质混合成杀虫剂,所以臭椿对病虫害抵抗能力较强,病虫害危害较轻。臭椿叶点霉病和白粉病是主要危害叶部的病害,要及早发现及时防治。臭椿沟眶象、斑衣蜡蝉、樗蚕蛾、臭椿皮灯蛾、椿大象甲等是危害臭椿的主要害虫。
对斑衣蜡蝉、樗蚕蛾、臭椿皮蛾、椿大象甲,可在幼虫或若虫期喷洒25 %灭幼脲Ⅲ号1000倍液或20 %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进行防治。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Harold)),又名椿小象,属鞘翅目,象虫科,张秀玲等对其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臭椿沟眶象是检疫对象,此虫食性单一,是专门危害臭椿的一种枝干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枝、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因切断了树木的输导组织,导致轻则枝枯、重则整株死亡。成虫羽化大多在夜间和清晨进行,有补充营养习性,取食顶芽、侧芽或叶柄,成虫很少起飞、善爬行,喜群聚危害,危害严重的树干上布满了羽化孔。人工林和行道树受害较严重。因臭椿沟眶象飞翔力差,自然扩散靠成虫爬行,故人为调运携带有虫的苗木或新采伐的带皮圆木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
防治上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严把检疫关,防止其传播蔓延。二是加强监测,适时防治。可采用用螺丝刀挤杀刚开始活动的幼虫、打孔注药、人工捕杀、仿生剂防治等方法。三是保护天敌啄木鸟,发挥生物控制的作用。
缺铁引起的叶子黄化:缺铁的典型表现是嫩叶先黄化。黄化病防治:第一种:“吃药片”。采取在树干上直接嵌入含有螯合铁的“绿亨铁王”药片。通过树木的营养吸收将铁均匀输送到树叶中去,从而补充有效铁元素。操作时只需在树干基部钻若干小孔,将药片按一量嵌入,再封上小孔即可。这种方法适用于轻度或中等黄化程度。第二种:“打吊瓶”。即将专用吊瓶营养液挂在树身1.3米左右,类似于给病人打吊瓶。第三种:“喷药水”。除了在根系部、枝杆部想办法外,还可以对树叶片进行喷施,由叶片吸收铁。第四种:“打注射”。就是给树干注射的技术来防治树黄化病。即用充电式电钻在树干上钻注射孔,深约1.2-1.5厘米至木质部,再用手动式树干注射器注射硫酸亚铁 纯净水 杀菌剂稀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