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弹性模量是描述黏性土性质的关键参数,是工程选址、设计、施工等的科学依据,但静态弹性模量需从地下取出待研究层段的岩芯、通过室内传统的土工试验来确定,并存在原位和试验两者边界条件的差异,且因取样的有限性和局限性难避免以点代线和代面现象。弹性波速度与岩土的密度、岩土性质、砂粒数量与胶结程度、孔隙充填物与饱和度等直接相关,由纵横波速度可无损、低成本和快速获取岩土的动态弹性模量。因此,为了便于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必须将它们转换为静态弹性模量,也就说必须建立起动、静态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早在 1933 年,Harvard 大学的 W. Zisman就认为岩石动、静态弹性模量之间存在差异,之后许多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