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底板厚度一般为400~1600mm。混凝土底板外侧经常采用砌筑240mm或360mm砖墙作底板侧模,同时兼作防水导墙。防水导墙既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成型,又使防水卷材或涂膜防水很方便地粘贴或附着于导墙上。这种做法的缺点是上部结构的垂直荷载直接作用在基础底板上,会引起底板不同程度的沉降变形。这种沉降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一种是沉降沿着防水导墙外侧发生,也就是混凝土底板、导墙、导墙下边的混凝土垫层形成整体一同沉降;第二种情况是在沉降过程中,素混凝土垫层可能沿防水导墙外侧被剪切破坏;第三种情况是沉降发生在基础底板外侧与水导墙之间。第一和第二两种情况一般不会破坏防水层,如果第三种情况发生,混凝土底板沿外边线将切断混凝土垫层,而粘贴于底板和防水导墙上的卷材就容易被切断。
基于这种考虑,在底板防水施工中进行一些改进,在底板垫层周边砌筑防水导墙时,导墙内侧根部预留了60mm×120mm的凹槽,卷材沿防水导墙凹槽空铺到槽内,卷材和凹槽之间采用点粘方式简单固定,形成可以伸展和活动的伸缩环。在槽内填入软质材料,如圆形的聚苯乙烯条或矿棉棒等,同时在凹槽外面再做2道防水附加层(如图4)。当主体结构下沉时,如果出现基础底板外侧与防水导墙之间的沉降差,虽然切断了防水附加层,但空铺在凹槽内的防水卷材伸缩环可以伸展。按预留伸缩量可有50~60mm的伸展余地,防水卷材而不至因沉降而拉断,这对于一般低沉降量的建筑工程已经足够。
在防水导墙拐弯的阴阳角处,凹槽的做法也一样,但要增加一道防水附加层,还要注意凹槽内的聚苯乙烯条或矿棉棒在拐弯处顶紧、挤严,防止混凝土的侧压力将凹槽挤扁。
为检测底板沉降是否会剪切防水卷材,可进行专门的试验。在导墙与垫层拐角处的防水卷材上粘贴了细铜丝,进行导通试验,细铜丝一侧水平贴在垫层的卷材上,长1000~1500mm,另一侧沿导墙上的卷材贴牢,伸出墙外。在防水导墙四周设置检测点。细铜丝的抗拉强度与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接近。各检测点由混凝土底板引到地面。随结构不断升高,逐层进行导通试验。如果发现细铜丝不能导通,说明该点的防水卷材已经破坏,从而推断荷载达到什么程度防水层可能破坏。同时在防水导墙凹槽的防水伸缩环内也同样设置了这种导通装置,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发现,防水卷材设置伸缩环效果要比不设的效果好得多。
这种施工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防水导墙根部由于做了凹槽,导墙的稳定性变差,特别是高度1000mm以上的墙体容易向内侧倾斜。一般可以采取三条对策:一是在导墙基础外侧适当做大放脚,加强防水导墙的稳定性;二是将导墙外侧尽可能清理干净,对导墙不产生向内的水平推力;三是注意混凝土拌合物侧压力的大小,适当支顶导墙,防止导墙向外倾斜或坍塌跑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