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建筑工程测量图书13

2022/07/13102 作者:佚名
导读:作者:吕要宗、金荣耀、苏宇航、张小青 建筑工程测量图书详细信息: ISBN:9787302372271 定价:39元 印次:1-1 装帧:平装 印刷日期:2014-9-25 建筑工程测量图书简介: 本书是根据国家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编写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 本书共分为10章,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全站仪的

作者:吕要宗、金荣耀、苏宇航、张小青

建筑工程测量图书详细信息:

ISBN:9787302372271

定价:39元

印次:1-1

装帧:平装

印刷日期:2014-9-25

建筑工程测量图书简介:

本书是根据国家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编写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

本书共分为10章,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全站仪的使用、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附录为课程实训指导,书末附课后思考题与练习题答案。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和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建设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建筑工程测量前言

本书是根据国家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编写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编者根据当前高职高专类教育阶段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高等职业和高等专科人才的培养质量,达到培养建设类专业基层高素质技术管理干部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并考虑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编著了这本内容精炼、突出应用和实践的教材。

本书是编者在总结近年来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编写而成。在力求内容精炼的基础上,突出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实用性。

本书主要介绍建筑工程测量中普遍采用的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等常规测绘技术,还详细介绍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全站仪、GPS等现代测绘技术。针对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训较少的情况,为提高职业技能,本书还编排了实训指导部分。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和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类专业教学应用,也可作为建设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全书共10章,教学时数按64学时分配,其中包括理论课36学时,实训课26学时,考试2学时。参加本书编写的有吕要宗(第1、9、10章,附录),苏宇航(第2~5章),张小青(第6~8章)。本书还精心准备了PPT课件和课后思考题与练习题答案。

本书由吕要宗统稿,由金荣耀主审,金老师对编写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此外,还要对常玉奎老师的帮助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时间紧迫,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不当之处,恳请使用本教材的师生和技术人员批评指正。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与编者联系。

编者

2014年4月

建筑工程测量目录

第1章绪论

1.1建筑工程测量学的任务

1.1.1测绘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

1.1.2建筑工程测量学的主要任务

1.1.3建筑工程测量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1.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2.1地球的自然形体

1.2.2大地体

1.2.3地球椭球体

1.2.4地球圆球

1.3测量常用的坐标系

1.3.1小区域的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程系

1.3.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1.3.3大地坐标系

1.4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1.4.1测绘地形图的程序和原则

1.4.2测量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1.4.3确定地面点位的三要素

1.5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1.5.1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

1.5.2地球曲率对水平角的影响

1.5.3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2章水准测量

2.1水准测量原理

2.1.1水准测量方法

2.1.2水准测量原理

2.2水准测量的仪器工具及使用

2.2.1DS3水准仪

2.2.2自动安平水准仪

2.2.3水准尺

2.2.4尺垫

2.3水准测量方法

2.3.1水准测量施测

2.3.2水准测量测站检核

2.3.3水准路线成果检核

2.4水准测量路线内业计算

2.4.1闭合水准路线

2.4.2附合水准路线

2.4.3支水准路线的计算

2.5水准仪的检验

2.5.1水准仪应满足的条件

2.5.2水准仪的检验

2.6水准测量误差分析

2.6.1仪器误差

2.6.2观测误差

2.6.3外界条件的影响

2.7数字水准仪简介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3章角度测量

3.1角度测量原理

3.1.1水平角

3.1.2竖直角和天顶距

3.1.3经纬仪

3.2DJ6型光学经纬仪

3.2.1照准部

3.2.2水平度盘

3.2.3基座

3.3DJ6型光学经纬仪的读数和使用

3.3.1DJ6型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

3.3.2DJ6型光学经纬仪的使用

3.4水平角测量方法

3.4.1测回法(适用于两个方向)

3.4.2方向观测法(适用于两个以上的方向)

3.4.3水平角观测注意事项

3.5竖直角测量

3.5.1竖直角测量原理

3.5.2竖直度盘构造

3.5.3竖直角计算公式

3.5.4竖盘指标差

3.5.5竖直角观测

3.6经纬仪的检验

3.6.1经纬仪的轴线及其应满足的关系

3.6.2经纬仪各轴线的检验

3.7水平角测量的误差分析

3.7.1仪器误差

3.7.2观测误差

3.7.3外界条件的影响

3.8电子经纬仪的使用

3.8.1南方ET-05型电子经纬仪

3.8.2注意事项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4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4.1钢尺量距

4.1.1量距的工具

4.1.2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4.2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4.2.1钢尺的检定

4.2.2钢尺精密量距的方法

4.3视距测量

4.3.1视距测量原理

4.3.2视距测量步骤

4.4光电测距

4.5直线定向

4.5.1标准方向的种类

4.5.2直线定向的方法

4.5.3正、反坐标方位角的关系

4.5.4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4.5.5坐标象限角

4.6坐标正反算

4.6.1坐标正算

4.6.2坐标反算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5章全站仪的使用

5.1全站仪的构造与使用

5.2角度测量

5.2.1角度测量基本功能

5.2.2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5.3距离测量

5.3.1光电测距原理

5.3.2距离测量方法

5.4坐标测量

5.5全站仪点位测设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6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6.1测量误差概述

6.1.1测量误差的发现

6.1.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6.1.3测量误差的分类

6.2偶然误差的特性

6.2.1偶然误差的定义式

6.2.2偶然误差实例

6.2.3偶然误差的统计特性

6.3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

6.3.1中误差

6.3.2允许误差

6.3.3相对误差

6.4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

6.4.1线性函数的误差传播定律

6.4.2一般函数式的误差传播定律

6.4.3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

6.5等精度独立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及精度评定

6.5.1算术平均值

6.5.2观测值的中误差

6.5.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7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7.1控制测量概述

7.1.1国家控制网

7.1.2城市控制网

7.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7.2.1导线测量概述

7.2.2外业工作内容

7.3导线测量的内业工作

7.3.1附合导线计算

7.3.2闭合导线计算

7.4GNSS控制网

7.4.1GPS简介

7.4.2GPS的组成

7.4.3GPS测量定位原理

7.4.4GPS测量特点

7.4.5GPS小区域控制测量

7.4.6GPS测量数据处理

7.5交会测量

7.5.1测角前方交会法

7.5.2测角后方交会法

7.5.3距离交会

7.5.4边角后方交会法

7.6三、四等水准测量

7.6.1观测程序

7.6.2主要技术要求

7.6.3测站计算与检核

7.7三角高程测量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8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应用

8.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8.1.1概述

8.1.2地形图的比例尺

8.1.3比例尺精度

8.1.4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

8.1.5地物符号

8.1.6地貌符号

8.1.7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8.1.8等高线的种类

8.1.9不同地貌的等高线表示方法

8.1.10等高线的特性

8.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8.2.1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8.2.2经纬仪测图法

8.2.3地形图的绘制

8.2.4地形图测绘的技术要求

8.2.5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整饰

8.3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

8.3.1数字测图系统

8.3.2数字测图图形信息的采集和输入

8.3.3数据传输

8.3.4内业成图

8.3.5绘图输出

8.4地形图的识图

8.4.1图外注记的识图

8.4.2地物和地貌识图

8.4.3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8.5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8.5.1在图上确定某点的坐标

8.5.2在图上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8.5.3在图上确定某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8.5.4在图上确定任意一点的高程

8.5.5在图上确定某一直线的坡度

8.5.6按指定方向绘制纵断面图

8.5.7在图上确定汇水面积

8.5.8在图上选线

8.5.9在地形图上量测面积

8.6地形图在平整场地中的应用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9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9.1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9.1.1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9.1.2测设已知水平角

9.1.3测设已知高程

9.2平面点位的测设

9.2.1直角坐标法

9.2.2极坐标法

9.2.3角度交会法

9.2.4距离交会法

9.3坡度线的测设

9.4圆曲线的测设

9.4.1圆曲线的主点测设

9.4.2用偏角法测设圆曲线的辅点

9.4.3用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的辅点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10章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0.1概述

10.1.1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

10.1.2施工测量原则

10.1.3施工测量的特点

10.2建筑场地上的控制测量

10.2.1概述

10.2.2建筑基线的测设

10.2.3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10.2.4施工高程控制测量

10.3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10.3.1概述

10.3.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0.3.3民用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

10.3.4建筑物基础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10.3.5墙体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10.3.6建筑物轴线投测

10.3.7建筑物高程传递

10.4工业厂房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10.4.1工业厂房控制网的测设

10.4.2厂房柱列轴线和柱基的测设

10.4.3厂房构件的安装测量

10.5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10.5.1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

10.5.2高层建筑物的高程传递

10.6建筑物变形观测

10.6.1概述

10.6.2建筑物沉降观测

10.6.3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10.6.4建筑物的裂缝观测

10.7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

10.7.1竣工总平面图的内容

10.7.2竣工总平面图的测绘

思考题与练习题

附录课程实训指导

第1部分绪论

第2部分基本实验指导

课后思考题与练习题答案

主要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测量图书14

ISBN:978-7-111-46853-0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编:李井永

定价:32元

出版时间:2014.14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十三个学习情境:建筑工程测量初探、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全站仪的基本应用、小地区控制测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建筑施工控制测量、建筑物的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与竣工测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