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mvrdv二 作品分析

2022/07/13114 作者:佚名
导读:1 RVU新办公楼(荷兰,希尔维森,1994~1997) RVU和VPRO是荷兰最大的两家广播电视公司。他们的新办公楼都位于希尔维森市郊希尔维森山的一座媒体公园(Media Park)中,相距不远。在这个树木繁茂的山坡上,新的RVU办公楼的首要要求就是尽量不破坏原有地形,以确保媒体公园内连续的“生态联系”。基于这样的出发点,MVRDV把新的办公楼直接插入山坡较陡的一侧,并设计了一条解决参观者及自行

1 RVU新办公楼(荷兰,希尔维森,1994~1997)

RVU和VPRO是荷兰最大的两家广播电视公司。他们的新办公楼都位于希尔维森市郊希尔维森山的一座媒体公园(Media Park)中,相距不远。在这个树木繁茂的山坡上,新的RVU办公楼的首要要求就是尽量不破坏原有地形,以确保媒体公园内连续的“生态联系”。基于这样的出发点,MVRDV把新的办公楼直接插入山坡较陡的一侧,并设计了一条解决参观者及自行车下坡流线的走廊。这样,原有景观通过屋顶继续延伸,而屋顶还可以作为观看媒体公园和周围环境的公共平台。整座建筑被一部宽阔的楼梯一分为二,一方面提供了从邻近的街道穿过屋顶到山下场地的一条公共路线,另一方面也为新办公楼提供了位于建筑中心部位的主入口。建筑的立面以及悬空的底面都外包一层深褐色耐腐蚀高强度钢板,既呼应了不远处明纳尔特(Minnaert)办公楼黄褐色的立面,又与深褐色的土地相呼应。

新的RVU办公楼室内工作区被分为三个连续的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工作类型特征,以适应不同工作部门的需要。其中,一部分工作区由自由布置的办公单元组成,另外两个部分位于中间走道的两侧,由独立的办公单元和进深较大的办公室组成。公共餐厅位于伸出部分的端头,在这里,建筑的体量感被切断,同时端头的玻璃幕墙使这里成为一个鸟瞰媒体公园和周围环境的场所。悬挑部分下方的地面上洒满了大小不一的火山熔岩块,由于其中点缀着一些指向天花的聚光灯,使熔岩就像正在燃烧一般。熔岩与外包耐腐蚀高强度钢板的天花共同组成了一个紧凑而意趣盎然的入口空间,显示了设计者非常丰富的想像力。

2 VPRO新办公楼(荷兰,希尔维森,1993~ 1997)

VPRO的新办公地址位于RVU办公楼场地北侧不远处。这个公司从前的老办公区是由13个别墅形成的小区,在过去的许多年中,老别墅区在建立公司的独特形象方面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因此,设计新VPRO办公楼遇到的问题是:这些老别墅已经融入了公司通常的工作程序中,在以高效率为目标的现代化新办公楼中,是否需要为老别墅非常规的使用方式保留一席之地?又如何将别墅作为一种隐喻在新办公楼中予以保留?通过分析,MVRDV认为可以利用一系列语言来描述别墅,例如紧凑(没有狭长的走道)和空间差异(包含大量不同用途的房间)以及别墅周围不同条件下的景观考虑。凭借这种理解,他们找到了设计新办公楼的切入点。

首先,紧凑原则的应用促使MVRDV重新安排了原有13个不同的别墅,并将之作为不同尺度、不同空间外形和不同关系的“口袋”沿着螺旋形流线和不同标高的室内庭园逐一安排,结果设计出“荷兰最复杂的办公楼”。设计者利用“精确轰炸”(precision bombing,军事用语)式的设计方法,在新办公楼中创造了一系列的螺旋形庭院,这既为室内带来了自然采光,又获得了良好的室外景观。建筑内的螺旋式上升空间不仅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共同的空间认同感,还刺激了相互接触和交流。这样,一个开放式的办公楼产生了,而室内与室外的差异也变得模糊了。覆盖在屋面上的草皮取代了原有建筑地形上的各种植被,屋顶下面是类似于“地质构造”的起伏的不同楼层。这些楼层通过一系列的空间手法相互连接,例如坡道、台阶状楼板、巨大的踏步和小范围的楼面升起,最终提供了一条直达屋顶的流线。

其次,空间差异原则的应用导致了连续的室内空间与翼形的内庭院空间相互混合,由此所形成的室内高差为办公环境创造了很大的调整余地,这恰恰满足了公司运营时必需的办公类型不断变化的要求。新办公楼中的休息室、阁楼、大厅、内院和室外平台与原来的办公环境逐一对应。从前在老别墅的套间、阁楼、晒台以及底层不同房间办公的公司雇员,如今又在新办公环境中为自己找到了新的位置。

另外,新办公楼在建筑材料运用的方式上也暗示了与老别墅的呼应。设计者不用吊顶而用“真实”的天花,不用预制墙体分隔而用石材、钢、木材和塑料,不用机织的地毯而用波斯地毯和剑麻垫子,不用小窗而用通高的滑动构件构成通高窗,以便给每个办公空间提供到花园、阳台、室外平台或者内院的出入口。

在结构与设备布置方面,设计者则试图保持一种清新自然的格调。新办公楼中,各层楼板由方格网中排列齐整的柱子和其他承重体支撑,这些支撑构件与完全开放的立面确保了所有房间最大限度的透明特征。建筑中的各种设备管线被隐藏在中空的楼板中,其简朴的特征有力抨击了如今许多建筑中随意暴露技术设施的嗜好。

当然,在使用过程中,新办公楼也碰到了一些问题。使用者抱怨开放平面和硬质表面造成了较大的噪音干扰,还抱怨室内普遍的开放性使个人化的表现不易被群体接受——例如在布置私人植物或者图片方面。

3 并联别墅(荷兰,乌得勒支,1995~1997)

在私密性要求很强的别墅中,MVRDV的处理方式同样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并联别墅(Double House)位于一个公园旁的街道上。这栋别墅涉及两个业主,也就是说,两户家庭共同拥有一块基地,在出资方面,一个家庭占2/3,另一个占1/3。他们都希望既拥有面对公园的良好朝向,又拥有到街道、花园和屋顶的方便出入口。而且他们需要的不是两栋单独的别墅,而是一栋并联式建筑。但是,如果要保持花园的最大面积,即使考虑最小的层高,也需要将建筑扩展到4~5层。针对两户家庭各自的意见,设计者试图利用隔断墙的设置来解决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推敲,产生了两个互相啮合的体块,每一个体块都充分利用地形,并具有非常丰富的效果。

最终,建筑师与用户之间取得一致意见,也解决了防火规范的限制问题。针对防火规范不允许超过两层体量的限制,建筑师设计了两个互为对角的相互开放的体量,给予第一对夫妇一个底层的车库,2层内一个宽敞的起居室、厨房和餐厅。另一对夫妇尽管只拥有整个建筑体量的1/3,却与户外有着很好的联系。他们在底层有一个面向花园的厨房与餐厅,在3层还有一个面向公园景观的起居室,这两部分在视觉上通过一个开敞的楼梯井相互联系。两个住户的卧室都位于建筑上部并被封闭,而占有较小体量的用户在位于顶层的洗澡间外还有一块屋顶平台。设计者在剖面上设计了一组蜿蜒曲折的墙体,划分了两个住户的界线,并形成理想协调的双赢居住局面。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的用意不是为了探索某种理想的居住模式,而是根据的用户要求量体裁衣,探索非常独特的居住模式。矛盾的是,当这种居住模式给予了两个住户需要的合适空间配置时,不同单元的复杂耦合也引起住户们互相注意对方占用的空间。这导致“邻居”的概念显得非常突出。最初,两家彼此的依赖性使生活面临瘫痪的威胁,但最后他们都获得了比设想中更多的独立性。彼得·布查南(Peter Buchanan)认为,在一个不设防的表皮内,个性与集体相互妥协的平衡表现促使这栋建筑暗示着未来建筑某个可能的发展方向。

尽管并联别墅针对前面的公园以及后面的花园设计出最好的景观朝向,但它几乎不考虑周围环境:它与周围的建筑相比显得过高,它的平屋顶与旁边建筑的坡顶、山墙面相冲突,它的颜色与另一边建筑的白墙面相比也显得太暗。然而,MVRDV提倡在最小的占地面积堆砌最大的体量,显然,这栋别墅体现了这个原则。它表现了设计者一贯的设计观念,是一栋不拘于任何风格的建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