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操作原理

2022/07/1366 作者:佚名
导读: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适用范围 《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适用于市政、公路桥梁中预制板梁结构的板式支座更换施工。 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工艺原理 《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原理是采用单作用液压顶升系统将同墩的预制梁板同步整体顶升,使原有板式支座脱离,并建立以千斤顶为支撑的新体系,同时进行板式支座更换。单作用千斤顶同步升降液压泵站(SXSLC-

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适用范围

《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适用于市政、公路桥梁中预制板梁结构的板式支座更换施工。

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工艺原理

《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原理是采用单作用液压顶升系统将同墩的预制梁板同步整体顶升,使原有板式支座脱离,并建立以千斤顶为支撑的新体系,同时进行板式支座更换。单作用千斤顶同步升降液压泵站(SXSLC-DZY-B4),利用若干变频调速液压泵作驱动,在压力和位移闭环自动控制下,实现多片梁板同步顶升或同步降落,很好地解决了液压顶升系统在顶托多片梁板时使多点协调一致地完成高精度同步升降困难的技术问题。

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施工工艺

《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叙述如下:

  • 工艺流程

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艺流程图

  • 操作要点

一、施工准备

1.对2009年前的桥梁板式支座情况进行勘测、统计、分析,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比照,准备相应的钢板、支座以及挂蓝等材料;

2.检查及校验顶升设备;

3.对拟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做好施工便道、临时用电和临时用水布设的工作。

二、操作平台搭设

1.施工顺序:钢管梯搭设→挂点放样→安装挂篮→安装纵向水平杆→扎安全网→作业层铺脚手板。

2.人员上下采用钢管楼梯,钢管楼梯尽量选择搭设在盖梁两端的空地上。

3.根据设计要求尺寸,对各个吊挂点进行放样,其水平误差控制在10毫米内。

4.安装L63×8角钢挂篮,角钢挂篮在工厂预制,运输到工地现场在夜间利用GKZ-12型曲臂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将角钢挂篮挂在盖梁上。紧贴盖梁侧面的桁架腹杆用锚栓将挂篮固定在盖梁上,具体可见图2。

图2 挂篮断面图

5.纵向水平杆安装在角钢挂篮的下弦杆及外侧的腹杆上,采用扎丝固定。

6.纵向水平杆安装完后即扎二道安全网,第一道安全网网目密度不低于2000目/100平方厘米,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的螺丝螺母掉落;第二道安全网采用直径4毫米维纶材料制成的网格不大于80毫米,防止在铺脚手板时物体坠落。

7.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取150毫米,板长两端应与支承杆可靠固定。

三、顶升设备安装

1.千斤顶选用:盖梁与梁板之间的空间狭小,选用超薄千斤顶作为顶升设备。千斤顶参数:最大顶力100吨,本体高度50毫米,底座直径170毫米,顶帽150毫米,行程15毫米(根据工程实际工程情况选用超薄千斤顶型号)。

2.千斤顶布置:根据顶升重量及顶升的稳定性要求,千斤顶布置在两块梁板绞缝下方的盖梁上。具体布置如图3、图4。

图3 千斤顶布置平面图

图4 千斤顶布置断面图

3.整体顶升千斤顶上下支撑点:盖梁顶面用粘钢胶找平并垫1~2厘米钢板作为整体顶升千斤顶下支撑点,梁板底部在两片板梁处用1~2厘米(视盖梁与梁板间距调整)钢板垫平作为整体顶升千斤顶上支撑点。为便于顶升操作,所有千斤顶均按向上方向安装,即千斤顶底座在盖梁上,油缸在梁板底部。

4.千斤顶安装时应保证千斤顶的轴线垂直。以免因千斤顶安装倾斜在顶升过程中产生水平分力。保证油顶安装稳固后再接通单作用千斤顶同步升降液压泵站,组成顶升系统。

四、预顶升

在正式顶升前进行预顶,预顶主要是为了消除支撑点下的非弹性变形,使位移传感器的显示位移归零,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出顶升过程中梁板的位移。另外通过预顶可以检査出梁板顶升有无遇障碍物等异常情况。

五、正式顶升

1.顶升

预顶升后,观察若无异常,便进行正式顶升,千斤顶顶升以2毫米为一级,每顶升完成一级需进行百分表读数,传感器读数、梁板情况、桥面情况记录汇总,梁板顶升以满足支座更换施工要求高度为准,并且控制在1厘米以内。顶升过程中,单作用千斤顶同步升降液压泵站,利用若干变频调速液压泵作驱动,在压力和位移闭环自动控制下,实现多片梁板同步顶升。

2.顶升过程监测

顶升过程监测主要包括:梁板位移同步性监测、梁板结构观察、桥面观察。

每台单作用千斤顶同步升降液压泵站配套有4个位移传感器,泵站通过传感器反馈的数据进行压力调节,以控制梁板的同步位移。为防止出现意外,增加同步可靠性,需设置位移同步监测设备。每两块梁板上设置一百分表,精度为0.01毫米,百分表读数与位移传感器读数相互校核,百分表与位移传感器的读数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如有异常,需暂停顶升,对百分表、传感器、泵站进行检查。安排专人检查顶升过程中梁板、绞缝、桥面是否出现异常。

六、支座更换

准备上下钢板及支座→顶升到位→取出旧支座、上钢板及下钢板→下钢板安装→支座安装→上钢板安装。

1.准备一个墩支座更换施工所需的上下钢板及支座;

2.顶升到位后,利用榔头、钢钎将上下钢板、支座敲松,取出旧支座及上下钢板。

3.根据原位置安放下钢板。下钢板安放必须保证水平,摆放时用水平尺进行四角调平,调平后下钢板与混凝土面之间用粘钢胶固定。

4.安放支座,支座摆放位置正确,且保证水平。

5.在上钢板上方涂抹4~5毫米粘钢胶,然后安放在橡胶支座上方,全部上钢板安装时间要求控制在2小时之内完成,并清除原梁底的锈迹、污垢及盖梁顶面。

6.将取出的上下钢板打磨除锈,用于下一墩支座更换施工。

七、落梁(保压)

全部安放完毕后,千斤顶慢慢回油,使梁体慢慢回落至原标高,将支座粘钢调平胶回压到四周溢出,用千斤顶支撑保压24小时。

八、卸压、拆除顶升设备

千斤顶保压24小时后,粘钢胶已经完全固化,千斤顶卸压后拆除顶升设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