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一种吸顶式换气扇实施方式

2022/07/13108 作者:佚名
导读: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吸顶式换气扇》的吸顶式换气扇,其包括抽风结构,所述抽风结构包括多翼叶轮120、蜗牛壳130、叶轮驱动电机140、电机安装架150;所述蜗牛壳130包括壳体134、进风口131、出风口132;所述多翼叶轮120沿上下方向设于壳体134内;所述电机安装架150设于多翼叶轮120的上方与并多翼叶轮120相隔开;所述壳体134的底部中间区域沿远离多翼叶轮120的方向凸起而形成一第一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吸顶式换气扇》的吸顶式换气扇,其包括抽风结构,所述抽风结构包括多翼叶轮120、蜗牛壳130、叶轮驱动电机140、电机安装架150;所述蜗牛壳130包括壳体134、进风口131、出风口132;所述多翼叶轮120沿上下方向设于壳体134内;所述电机安装架150设于多翼叶轮120的上方与并多翼叶轮120相隔开;所述壳体134的底部中间区域沿远离多翼叶轮120的方向凸起而形成一第一凹位133;所述进风口131设于第一凹位133的底部上并与该第一凹位133形成一第一环形凸台状结构135;所述多翼叶轮120的下端伸入第一环形凸台状结构135中并与进风口131相对;所述多翼叶轮120的下端还与第一凹位133内壁及进风口131相隔开。

《一种吸顶式换气扇》的抽风原理是:多翼叶轮120旋转而带动空气流动,室内空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进风口131进入到蜗牛壳130的风道,然后通过出风口132排出到室外。

由于《一种吸顶式换气扇》的进风口131与第一凹位133形成了一第一环形凸台状结构135,当多翼叶轮120的下端伸入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状结构135中时,所述多翼叶轮120下端还与第一凹位133内壁及进风口131相隔开(即多翼叶轮120既不接触第一凹位133的内壁也不接触进风口131),从而使多翼叶轮120下端、第一凹位133及进风口131三者之间形成了一道纵截面呈“凵”字形的间隙,不但可以避免多翼叶轮120运转时刮碰蜗牛壳130,而且相对于2013年之前的吸顶式换气扇,由于该纵截面呈“凵”字形的间隙的存在,当多翼叶轮120旋转而带动空气流动时,使空气不容易从该间隙流出,从而增加了进风口131处的气流压力,有效地减少逆流和异常音的发生,降低噪声,提高换气扇的静压。而且,该第一环形凸台状结构135形成在蜗牛壳130上,所以无需额外增设加强筋等结构就可以达到加强蜗牛壳130强度的目的,有效地防止了蜗牛壳130变形,不但美观,而且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为了使换气扇可以正常地抽风以将室内的废气排放到室外,具体地,所述进风口131的口径小于多翼叶轮120的外径;所述出风口132设置在所述壳体134的侧面上,并与连通室外的管道(图未示)相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蜗牛壳130与多翼叶轮120下端间的间隙(即纵截面呈“凵”字形的间隙)是由多翼叶轮120侧壁与第一凹位133侧壁之间的间隙、多翼叶轮120下端与第一凹位133底部之间的间隙、以及多翼叶轮120下端与进风口131顶部之间的间隙三者所组成的。

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状结构135可以在壳体134成型后再通过相应的模具在壳体134底部上冲压而成的,但是为了简化制作工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状结构135与壳体134通过相应的模具直接一体成型。

而且,所述第一凹位133也可以采用圆形凹陷结构、椭圆凹陷结构、矩形凹陷结构以及菱形凹陷结构等几何凹陷结构中的任何一种结构。而由于2013年之前的多翼叶轮120均呈空心圆柱状结构,为了进一步减少空气逆流和异常音,就需要进一步提高进风口131处的气流压力,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进风口131处的气流压力则需要进一步减少蜗牛壳130与多翼叶轮120下端间的间隙,此时所述第一凹位133优选圆形凹陷结构去配合所述多翼叶轮120。

当第一凹位133采用圆形凹陷结构时,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状结构135为圆环形凸台状结构。

为了使进风口131处的气流压力分布均匀,所述圆环形凸台状结构与多翼叶轮120同轴。

而且,《一种吸顶式换气扇》的进风口131形状可以选择使用圆孔状、椭圆孔状、矩形孔状、菱形孔状等几何形状,但是为了获得较高的吸风效率,优选地,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进风口131沿靠近多翼叶轮120的方向延伸成一喇叭状结构,并且所述喇叭状结构的顶部内径最小,此时,该进风口131配合采用了圆形凹陷结构的第一凹位133去形成圆环形凸台状结构时,不但可以提高进风口131的吸风效率,而且由于进风口131向靠近多翼叶轮120的方向延伸,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多翼叶轮120下端与进风口131顶部之间的间隙(即进一步减少蜗牛壳130与多翼叶轮120之间的间隙)以提高进风口131处的气流压力。

为了使所述蜗牛壳130与多翼叶轮120下端间的间隙内各点的气流压力分布均匀,该多翼叶轮120下端与进风口131间的间隙H1的宽度等于多翼叶轮120侧壁与第一凹位133侧壁间的间隙H2的宽度。

作为《一种吸顶式换气扇》更优的实施方案,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电机安装架150包括机架本体151和电机安装孔152;所述机架本体151的底部中间区域沿远离多翼叶轮120的方向凸起而形成一第二凹位153;所述第二凹位153与第一凹位133相对;所述电机安装孔152设于第二凹位153的顶部上并与第二凹位153形成一第二环形凸台状结构155;所述多翼叶轮120的上端伸入第二环形凸台状结构155中并与第二凹位153的内壁相隔开。

由于《一种吸顶式换气扇》的电机安装孔152与第二凹位153形成了一第二环形凸台状结构155,当多翼叶轮120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状结构155中时,所述多翼叶轮120上端还与第二凹位153内壁相隔开(即多翼叶轮120不接触第二凹位153的内壁),从而使多翼叶轮120上端与第二凹位153两者之间形成了一道纵截面呈“冂”字形的间隙,不但可以避免多翼叶轮120运转时碰刮电机安装架150,而且相对于2013年之前的吸顶式换气扇,由于该纵截面呈“冂”字形的间隙的存在,当多翼叶轮120旋转而带动空气流动时,使空气不容易从该间隙流出,从而增加了多翼叶轮120上端处的气流压力,进一步减少了空气逆流和异常音的发生,提高了换气扇的整体静压。而且该第二环形凸台状结构155形成在电机安装架150上,所以无需额外增设加强筋等结构就可以达到加强电机安装架150强度的目的,有效地防止了电机安装架150变形,不但美观,而且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机安装架150与多翼叶轮120上端间的间隙是由多翼叶轮120侧壁与第二凹位153侧壁之间的间隙、以及多翼叶轮120上端与第二凹位153顶部之间的间隙两者所组成的。

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状结构155可以在机架本体151成型后再通过相应的模具在机架本体151底部上冲压而成的,但是为了简化制作工艺,优选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状结构155与机架本体151通过相应的模具直接一体成型。

而且,所述第二凹位153可以采用圆形凹陷结构、椭圆凹陷结构、矩形凹陷结构以及菱形凹陷结构等几何凹陷结构中的任何一种结构。而由于2013年之前的多翼叶轮120均呈空心圆柱状结构,为了进一步减少空气逆流和异常音,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多翼叶轮120上端处的气流压力,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多翼叶轮120上端处的气流压力则需要进一步减少电机安装架150与多翼叶轮120上端之间所形成的纵截面呈“冂”字形的间隙,此时所述第二凹位153优选圆形凹陷结构去配合所述多翼叶轮120。

而且,所述电机安装孔152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某一形状上,其主要根据叶轮驱动电机140具体外部轮廓而进行具体设定,可以选择使用圆孔状结构、椭圆孔状结构、矩形孔状结构、菱形孔状结构等。当电机安装孔152选择上述形状中的任何一个且第二凹位153采用圆形凹陷结构时,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状结构155为圆环形凸台状结构。

为了使多翼叶轮120上端处的气流压力分布均匀,所述圆环形凸台状结构与所述多翼叶轮120同轴。

为了使电机安装架150与多翼叶轮120上端间的间隙内各点的气流压力分布均匀,该多翼叶轮120上端与第二凹位153顶部间的间隙H3的宽度等于多翼叶轮120侧壁与第二凹位153侧壁间的间隙H4的宽度。

同时,为了将该叶轮驱动电机140安装在电机安装孔152中,所述叶轮驱动电机140的外壁上设有卡块141,所述电机安装孔152上设有与所述卡块141一一对应的卡口154;对应的卡块141卡接对应的卡口154。优选地,如图4和图7所示,所述卡块141的数量为二,所述两卡块141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叶轮驱动电机140的外壁上,对应地,所述卡口154的数量为二,所述两卡口154均匀地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孔152上。

而为了防水及防尘,延长《一种吸顶式换气扇》的使用寿命,《一种吸顶式换气扇》的吸顶式换气扇还包括一外壳100;所述抽风结构固定在外壳100内;所述外壳100上设有连通抽风结构的进风口131的外壳进风口101;所述外壳100上还设有连通抽风结构的出风口132的外壳出风道;所述外壳出风道还与连通室外的管道相接。

为了实现抽风结构的出风口132与连通室外的管道之间的连接,优选地,所述外壳出风通道包括出风安装口102和管道接头110;所述抽风结构的出风口132安装在出风安装口102中,所述管道接头110一端连接抽风结构的出风口132,另一端与连通室外的管道相接。

为了便于将《一种吸顶式换气扇》安装在天花板上,所述外壳100为一箱体状外壳。

为了将抽风结构固定在所述外壳100内,所述电机安装架150固定在外壳100的内壁上。其中,所述电机安装架150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固定方式设置在所述外壳100的内壁上,例如,可以通过螺钉固定电机安装架150与外壳100内壁,或者,还可以在外壳100内壁上设置多个凹口(图未示),而在电机安装架150上设置与所述凹口一一对应的凸块(图未示),通过对应的凹口卡接对应的凸快,实现电机安装架150与外壳100之间的固定连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