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苗: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细毛樟用营养袋育苗是很重要的措施。细毛樟幼苗具2-4片新叶时,将其从播种床上取出,并尽快移植于苗床上盛肥土的塑料袋中培育。在取苗时应尽量勿损伤根系,以利尽快恢复生长。幼苗主根发达,具多条小侧根。移植时幼苗主根长于土袋时,可剪去1/3根尖部分,只要小侧根完好,移植成活率也很高。袋苗移植完后,应及时浇定根水,也可边移植边浇定根水。苗床上还应及时塔临时遮荫棚,待苗木生根成活及长出新叶后,可拆除荫棚,增加光照,促进小苗快速生长。苗期应加强管理,视袋土水分干湿状况,掌握浇水。培育的1年内施腐熟清粪水2-3次,并及时清除苗床上的杂草。细毛樟幼苗移植成活率可达95%以上。
扦插苗:细毛樟扦插后,历时40-60天生根。将先后生根的插条小心取出移入盛肥土的塑料袋中抚育。袋苗宜置于荫湿度较大的苗床上,待移植成活和发出新枝叶后,可逐渐拆遮荫棚,使幼苗适应光照环境,受到锻炼。苗期施腐熟清粪水2-3次,及时清除杂草,可加速生长。在苗圃抚育8-10个月,苗高约50厘米时,可取袋苗定植。
嫁接苗:成活发新叶的植株,可解除套袋,使之裸露锻炼30-40天后,方可拆除扎带。要加强成活苗的管理,保水保苗,不能缺水,一旦水分供应不上,接穗易枯死。还需经常抹去砧木上的萌发枝,以避免与接穗争夺水分和养分,而影响成活。嫁接苗是袋苗者,在苗圃抚育5-6个月,可取苗上山定植。
纯林式:在同一块土地上,只发展种植细毛樟的某个品种或化学型。
高林型:细毛樟品种内要求大行距种植,株行距分为3米×4米、3米×5米、4米×4米、4米×5米等种,每667平方米种56、44、42、33株。树干高控制在2.5-3米以内。实施高林作业。
矮林型:是相对于高林型而言。所种植的细毛樟品种株行距较小,相对密植。株行距分为2米×3米、2米×4米、3米×3米等,每667平方米种110、83、74株等,截干树桩高分为0.5米、1.0米、1.5米等。实施矮林作业。
人工生态林:可以说人工生态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的。而木本植物既指乔木,亦指灌木。
细毛樟 茶树:细毛樟各优良品种的枝叶能提取各自精油及主要成分,又为茶树提供一定的遮荫。采用大行距种植,行间种茶树。
细毛樟 咖啡树:细毛樟枝叶既能提取芳香油,又为咖啡树提供一定的遮荫,有利其开花结实和延长寿命。采用大行距种植,行间种咖啡树。
细毛樟 农作物:或芳香药用植物:细毛樟幼树期,在行间还未郁闭前,行间内间种短期农作物或草本香料植物。成林后,林间可间种耐阴的芳香药用植物等。
细毛樟与茶树、咖啡树等组成的人工林株行距为3米×5米、3米×7米、4米×6米等,细毛樟每667平方米种45、32、28株等,行间可间种茶树或咖啡树2、3、4行或5行,但需看种植地行间大小确定。
细毛樟种植时要看天看地看土湿。种植区3-5月土干和少雨,宜于5月下旬至6月种植,即雨季来临前后为好。雨季中期至末期种植效果没有前期好。种植时间以选阴天或下雨之前为佳。种植塘(穴)大小为40厘米×40厘米×50厘米,需在种之前十天左右备好,塘中回肥土层,有条件的可追施底肥,整平塘待用。袋苗去袋时,应尽量保护袋土和苗根完好,并立即把苗木种于塘中,踩紧或“压实”。种植当天若无雨,必须及时浇定根水,以提高成活率。人工林中配种茶树、咖啡树等作物,宜于细毛樟种植后2-3年内种植。
细毛樟幼苗进行“三分种七分管”,是提高苗木成活的重要措施之一。必须及时查看定植苗成活情况,补苗、浇水需及时跟上。苗木种植后的1-2年内,尤其要加强雨季前期的各种管理。坡地宜于开辟为小平台,可保水保土,防止水土流失。细毛樟幼苗种植后,若及时浇水和保苗等措施跟得上,管理较好,其幼苗成苗率可达90%以上。
施肥:细毛樟种植地和野生地一样,土壤属红壤之类,缺磷、钾较明显。因此,种植地需要增施磷、钾肥,尤其是磷肥对精油形成和积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幼林地最好每年追施一次含氮、磷、钾的复合肥,不仅能促进幼树的生长,对加速幼树精油特性较早表现,也十分有利。施肥可穴施和条施都可以。投产后长势较差的林地,每年可追施复合肥。农家土杂肥、厩肥、堆肥、绿肥以及磷矿粉、骨粉等均为迟效性肥料,肥效慢,肥力大,有的后效可达三年,用作细毛樟追肥较为理想。施肥宜于冬季,以11月至次年1(2)月为好。
除草:细毛樟是一种长期香料作物。不同种植地内都需要根据间作情况中耕除草,不间作林地每年内需要除草1-2(3)次,带间冬季中耕一次,配合松塘土和施肥。间作地,每年内细毛樟带上铀草1-2(3)次,松塘土和施肥。地内恶性杂草,如茅草、紫茎泽兰、鸭舌草、马齿苋及莎草、香附子等,应及时铲除。茅草等单子叶植物,可用扑草净、草枯醚等除草剂防除。马齿苋、鸭舌草等用除草剂。细毛樟种植地生长的紫茎泽兰,也应及时在其幼株和花期果熟前铲除,至半干或干后,堆成堆火烧之,以绝死而后生。飞机草等草质杂草刘割后,可作绿肥和堆肥的原料。
矮林:细毛樟密植林种植后2-3(4)年生树,可离根际0.5米、1.0米、1.5米处截干采收,利用枝叶提取精油。待树桩萌发生长成林,可每隔一年或两年采收一次。采收时间主要依据长势状况和亩产生物量而定。种植中若发现密植株长势较弱,萌发枝少时,可每行隔株疏伐去一株,使留者有较大的空间和光合面,让其恢复长势和萌发力,可有效地增加亩产枝叶量和叶油产出。
截枝:细毛樟高林型种植地,使植株生长3-4(5)年,采收带叶枝,保留主干和侧枝,待萌发枝生长1-2年或2-3年,又可采收带叶枝,生产叶油。因海拔、气候和植株生长快慢不同,各种植地的采收次数不完全相同。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每隔1-2年;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每隔2-3年,可分别各采收枝叶一次。总之,各种植地隔几年采收为宜,应具体根据各地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截干:细毛樟高林型植株生长3-4(5)年,离地面高2.5米或3米处截除主干顶部,保留侧枝,采收和利用带叶枝。待萌发生长1-2年或2-3年,又采收枝叶一次。生长期中要经常剪除树干顶端萌生的徒长枝,以促进侧枝生长和展叶。各地隔几年,采收为宜,可根据情况而定。
细毛樟各高林型种植2-3年时,将栽植的某个主要品种划分为若干片或若干块,按每片(块)编号分为三个作业区,每个作业区3年轮伐采收一次。如种植后第二年采收一号区,第三年采收二号区,第四年采收三号区。以后,又依年限顺序轮伐采收一号区、二号区、三号区。经长期不断轮伐的过程,可形成良性循环的采收系统。亦可三年生树,开始轮伐采收。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细毛樟生长较快,可2年生树分三片进行截枝型轮伐采收,每隔三年依序轮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