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相思播种后7天左右种子就会破土而出。对空袋及时进行补苗。补苗工作要在早晚和阴天进行,以利于幼苗成活,必要时可用50-60%的遮荫网进行搭棚遮荫。对出苗多的薄膜营养袋及时进行间苗,当苗木长至3厘米高时,即可间苗,每袋只保留1株壮苗。此后,育苗地内的杂草要随时清除,可减少病害传染和保证苗木营养及透光性,同时,根据苗木病虫危害情况及时喷药,可加入敌克松与水溶解后喷施苗床,到次日10点前喷雾吡虫啉、功夫、啶虫脒等杀虫农药(任用1种)。
炼苗是促进苗木生长发育、提高苗木质量、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炼苗通常选择在温暖晴天的10点左右开始。炼苗期间揭开遮荫网,并在日落前再次盖好;随着炼苗时间的延长,可以逐渐增加阳光照射时间。通常经15天的炼苗后,可彻底揭掉遮荫网。幼苗揭棚后,为保证土壤湿润,要加强水肥管理,做到及时浇水。炼苗期间5-7天追施1次肥,追肥一般以速效肥氮、磷、钾为主,主要施尿素、磷酸钙、硫酸钾、硝酸铵等复合肥,施肥方法主要采用湿施肥的方法,即将肥料稀释后加水摇匀,喷洒于苗床上,然后再用清水喷洒苗木,目的是防止肥料存留在苗木上造成肥害。使用数量一般以每次30-45千克/公顷为宜。总之,施肥做到勤施薄施,防止造成肥害,影响苗木正常生长。此外,为提高造林成活率,还应在苗木出圃前30天进行移苗断根。
虽然台湾相思树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在疏松的微酸性、中性壤土或砂壤土上生长最好。因此,提前整地备耕,才能使土壤充分风化,营养更丰富。一般采用种植沟整地造林,其目的就是为幼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细致整地是保证造林成活和幼树生长的关键性技术措施,根据造林地块的立地条件特点,本着按自然地形带状开挖种植沟,充分截留雨季降水,供植物吸收。种植沟整地:台湾相思造林的整地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整地时间一般在上年12月至造林当年1月。
4-5月,当整地取出的土壤已充分风干热化,便可回填进种植沟内,同时打好种植穴。在栽植前10天要施足基肥,每穴施复合肥0.2千克,方法是在距种植塘方圆10厘米位置施入复合肥,并把肥料与土壤充分搅拌均匀,以防造成肥料灼伤苗木根系,达到提高肥料的效果。
造林方法:为保证造林质量,一般采用植苗造林,栽植时要剥去育苗袋,把营养土稍微捏紧后放入种植穴内,扶正后填土,先填表土,覆土比原苗根深2-3厘米,分层踏实,最后覆盖1层松土。为了截留降水,回土时外沟稍高。
造林密度:根据《造林技术规程》要求,结合元谋干热河谷区的实际情况,台湾相思的设计初植密度为2505株/公顷,株行距为1米×4米,带内株间与车桑子直播乔灌混交,混交比为1:1,车桑子用种量为4500千克/公顷。
种植点配置: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排列方式和间距,是决定林分结构的因素之一。根据此次营造树种的培育目的,依照自然地形采用长方形配置。
造林时间:结合中国元谋干热河谷区造林实际和台湾相思的生物学特性,造林时间选择在6-8月(雨季)进行,8月底进行补植补造;次年6-7月再进行补植补造,确保第2年保存率在85%以上。
幼林抚育:台湾相思造林当年的8-9月进行中耕、除草,次年6月、10月再各进行1次中耕、除草,并且根据病虫害发生的情况适时进行防治。第1年(造林当年),造林后的2个月时,结合铲除杂草和杂灌木及藤木的同时进行施肥,施复合肥15千克/公顷,方法是将肥料平均施于植株周围,用少许土掩埋,浇水,使苗木栽植成活后就能吸收到肥料。第2年于5-7月雨季,结合培土除草,追施复合肥提苗,每株施复合肥0.2千克。施肥量随着苗木的长大逐渐增加,并且根据病虫害发生的情况适时进行防治。为了有效地保护幼树、幼苗,防止人畜破坏,要加强管护,严禁在造林地放牧、割灌、打柴、用火,组织护林员管护,以确保新造林地的造林成活率,达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