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粉末活性炭在原水输水渠道中的输移特征研究结题摘要

2022/07/15195 作者:佚名
导读:在原水输水管渠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充分利用原水在输水渠道中的输送时间对污染原水进行预处理,已经成为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条件下的应急处理技术手段。粉炭作用效果与其在输水渠道中的输移机理有关。本项目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粉末活性炭在原水输水渠道中的输移特征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1. 阐明了粉炭的输移沉降机理。针对传统的顺直水槽不能模拟长距离输水渠道中粉炭输移沉降过程的问题,自主研发了双向环形水槽试验装置,

在原水输水管渠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充分利用原水在输水渠道中的输送时间对污染原水进行预处理,已经成为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条件下的应急处理技术手段。粉炭作用效果与其在输水渠道中的输移机理有关。本项目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粉末活性炭在原水输水渠道中的输移特征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1. 阐明了粉炭的输移沉降机理。针对传统的顺直水槽不能模拟长距离输水渠道中粉炭输移沉降过程的问题,自主研发了双向环形水槽试验装置,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粉炭输移沉降过程的试验模拟。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描述环形水槽中粉炭动态沉降过程的数学模型,确定了粉炭沉降的临界水流条件,粉炭沉降平衡浓度与水流条件、起始投加浓度及竹炭自絮凝的关系。基本结论为:(1)粉炭动态沉降与水流条件有关,与粉炭起始投加浓度(<80 mg/L)基本无关;(2)随着水流速度和投加浓度增加,粉炭自絮凝体粒径增加,但是增加趋势不明显,且自絮凝体密度降低,更容易随水流作用悬浮;(3)粉炭沉降的临界水流剪应力为0.35 Pa,最大沉降速率为1.57×10-4 m/s。 2. 建立了原水输水渠道中粉炭—微量有机物耦合数学模型。传统的烧杯实验能够确定对于某一投加浓度的污染物吸附过程曲线及吸附平衡浓度,但是无法确定输水渠道中粉炭沉降条件下的污染物吸附效果。本研究建立的粉炭—微量有机物耦合数学模型以环形水槽试验确定的沉降参数为依据,综合考虑了沿水流的纵向输移、垂向沉降和粉炭吸附污染物动力学过程,解决了粉炭沉降条件下的污染物吸附效果模拟问题。以此模型为依据,本研究对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松浦大桥水源地—市区自来水厂之间的约40km长输水管渠中,以水源地硝基苯浓度超标为情形,对投加粉末活性炭的应急方案进行了评估。当水源地水质严重超标时(硝基苯超标11倍),最大水流剪应力为0.21Pa,对应本区域30%峰值水量。当水源地水质超标相对较低时(超标2~5倍),水流剪应力可达到0.35Pa以上(对应实际供水量大于38%峰值水量);根据实际输水渠道长度,在满足粉炭吸附平衡时间的基础上,可尽可能提高供水水量。 本项目实施至今已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授权实用新型技术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该研究为国内城市应急供水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评估技术手段。该项目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周培源基金会颁发的2012年度周培源水动力学奖(三等奖)。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