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建筑能效标识历史沿革

2022/07/1596 作者:佚名
导读: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建筑能效标识相关制度,但近几年来,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为建立该项制度进行了相关探索。 2003年底,由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组成的课题组公布了详细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这是国内第一个有关绿色建筑的评价、论证体系。 2005年,建设部与科技部联合发布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这可以说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关于绿色建筑

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建筑能效标识相关制度,但近几年来,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为建立该项制度进行了相关探索。

2003年底,由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组成的课题组公布了详细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这是国内第一个有关绿色建筑的评价、论证体系。

2005年,建设部与科技部联合发布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这可以说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关于绿色建筑的技术规范。《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建立了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国家标准《住宅性能评定标准》于2006年3月1日起实施。《住宅性能评定标准》适用于城镇新建和改建住宅的性能评定,而不是单纯的评优标准,反映的是住宅的综合性能水平,体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产业技术政策,倡导一次装修,引导住宅开发和住房理性消费,鼓励开发商提高住宅性能等。在《住宅性能评定标准》中,住宅性能分为适用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五个方面,根据综合性能高低,将住宅分为A、B两个级别。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建筑能效标识的相关制度。

目前,将由建设部颁布的《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管理办法》和《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技术导则》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