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尾叶樟繁殖培养

2022/07/157987 作者:佚名
导读:繁殖方式:播种繁殖 果实成熟时自行脱落,有鸟类啄食。用种子繁殖,应随采随播,每公斤种子7,200-8,000粒,发芽率70-80%,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植树造林,也可萌芽更新。有白粉病、黑斑病、樟叶蜂、樟稍卷叶蛾、樟巢螟、樟天牛等病虫害为害。樟树连续2a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100mg/L的NAA浸泡插穗4h,生根率最高达90%。不同基质间生根率有极显著差异,用混合基质(蛭石:珍珠岩:河沙

繁殖方式:播种繁殖

尾叶樟 果实成熟时自行脱落,有鸟类啄食。用种子繁殖,应随采随播,每公斤种子7,200-8,000粒,发芽率70-80%,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植树造林,也可萌芽更新。有白粉病、黑斑病、樟叶蜂、樟稍卷叶蛾、樟巢螟、樟天牛等病虫害为害。樟树连续2a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100mg/L的NAA浸泡插穗4h,生根率最高达90%。不同基质间生根率有极显著差异,用混合基质(蛭石:珍珠岩:河沙=2:2:3)效果最佳。在闽西北地区,最适宜的扦插时期是5~7月,约30d诱导愈伤组织、50d形成新根、100d抽出新梢,生根率89%以上,比3~4月硬枝扦插生根率高出67%,其中6月扦插生根率高达96%。插穗粗度为0.3~0.4cm、保留2~3片半叶生根率高。但种子於11~12月成熟时,应即采即播,亦可用插条繁殖。幼苗好半阴,成木好阳,育苗、移植均容易。由于树冠大,根系发达,故植株距离宜大,植穴亦要特大,其寿命很长,所以能成为巨木。

⑴育苗方法:可采用有性繁殖育苗和无性繁殖育苗,无性繁殖主要采用嫁接方法育苗。

⑵种子采集与贮藏:10月下旬-11月上旬选生长健旺的壮龄母树采集饱满种子,采后洗除蜡质阴干,放入塑料袋中置阴凉处储藏。

⑶播种育苗:

①沙床培苗:用砖头围砌筑床,床高20—30厘米,应阳面低25厘米;床宽1.0-1.2米,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床面铺细沙厚10厘米左右,用1%硫酸铜(波尔多液)进行沙床消毒后平整待用。2-3月间播种,均匀撒播。播后用木板轻压种子,使之与沙密接而平整,并铺一层细沙,以不见种子为度。再加盖拱架塑料薄膜。当种子发芽达30-50%时,可将薄膜掀开。

②圃地选择:白花树喜光,幼树耐寒性稍差,宜选排灌良好、避风向阳、疏松深厚肥沃的土壤做圃地。

③整地与筑床:三犁三耙整地,每亩用生石灰230公斤或硫酸亚铁粉剂10公斤进行土壤消毒,施腐熟厩肥3000-4000公斤,或施饼肥100-140公斤和钙镁磷肥23-30公斤,耙匀后筑床。床高15-20厘米,床宽1.0-1.2米。床面铺细红心土厚2厘米左右。

④芽苗移栽:沙床芽苗发叶2-3片后可起苗移栽,切除芽苗主根,按株行距6-8×25-30厘米进行栽植。栽后及时浇透水,以后须注意保持苗床适宜湿度。

尾叶樟 ⑷嫁接育苗:

①砧木培育:方法同播种育苗。可直接大田播种,播种量控制在每平方米200粒左右。取健旺粗壮1年生苗做砧木。

②接穗选择与采穗:选长势旺盛、结实多的植株为母树,并采挂果枝旁的健旺枝条做接穗,在嫁接前2-3周采穗,采后用保湿材料包好装入薄膜袋内置阴凉处保存待用,注意保持枝条湿润,不能失水。

③嫁接:主要采用切接法或腹接法嫁接。可在室内进行,亦可直接在大田嫁接,春、夏均可嫁接。但以夏接成活率较高。

尾叶樟 ④接苗移栽:按株行距15×30厘米移植,注意砧根舒展,采紧踏实,填土至嫁接口,穗芽露在土层之上,浇透定根水。

⑸苗期管理:

①及时遮阴:芽苗和接苗移栽后,前期要注意适度遮阴。嫁接苗还应及时抹芽除萌和防止新梢风折。

②加强除草抚育:按“除早、除小、除尽”原则及时除草,按“前浅后深”松土2-3次,以促进苗木生长。同时,定期用低浓度杀菌剂、杀虫剂进行消毒杀虫,预防病虫害发生。

尾叶樟 ③适量施肥:为促进苗木生长,结合除草松土应适施1-2次追肥,施肥量应根据苗木生长情况而定。④分级出圃:当年生苗高一般可达0.8米以上,地径粗1厘米以上,可分级出圃造林。产苗量芽接苗每亩可达2万株以上;嫁接苗可达1.4万株以上。

2整地挖穴:全垦、带垦、块垦、穴垦整地均可。整地深度30-40厘米。按60×50×50厘米规格挖穴,穴内施足腐熟厩肥或枯饼肥等基肥,并与表土拌匀。

尾叶樟 ⑶造林密度与造林季节:初植密度每亩40-60株,即株行距以4×4米或3×4米。在苗木落叶休眠后至芽萌动前即11月下旬-3月上旬均可造林。

⑷起苗栽植:选择阴天或小雨天造林。起苗可不带宿土,但应注意避免苗木失水干燥。栽植时掌握苗正根舒、采紧踏实和浇透定根水。冬寒或气温较低地区还应用稻草围盖以防寒。

⒊林分抚育管理与丰产经营技术:

⑴精细抚育:幼林期须年年除草、施肥、抚育。成林挂果后应适度扩穴松土施肥,施肥量视林分生长或结果量而定。

⑵修枝整形:为提高结实量和便于采摘,植后第3-4年,距地面1.5米处切断主枝,保留4-5枝有活力萌芽枝条 ,以后及时修剪徒长萌条 ,促进形成矮宽树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