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收支作为国际收支的子项目,对其的理论支撑亦引自于国际收支理论。
对劳务收支的计算,有以下几种方法:
(elastricity approach)
弹性分析法是由英国人琼.罗宾逊( Joan V.Robinson)与1927年提出的。主要分析货币贬值状况下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考察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即汇率变动对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影响。出口总值等于出口单价乘以出口数量。
计算公式:出口商品数量=q,出口产品外币表示的价格=p,外汇收入=x,则马歇尔-勒纳条件:
前提: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趋向于无穷,则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
J型曲线效应:由于“时滞”,空隙缩小,本币贬值促进出口的效应要到中期才能反映出来。初期由于过去的合同履行,后期由于进口价格的昂贵而使外汇收支反而恶化。形成J 型曲线的原因:①对汇率波动作出反应的时滞;②决策过程引起的时滞;③货物发运的时滞;④补充存货的时滞;⑤生产过程的时滞;⑥以本币计值导致的收汇减少。
结论:马歇尔-勒纳条件在短期内不存在。
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一国出口商品物价指数与进口商品物价指数之比。比值下降,表示贸易条件恶化。同样数量的出口商品所能买到的进口商品较少。贬值的贸易条件与供给需求弹性有密切的关系。(如下表)
外币表示 |
弹性 |
进口价格 |
出口价格 |
贸易条件 |
供给 |
∞ |
不变 |
下降 |
恶化 |
供给 |
0 |
不变 |
上升 |
改善 |
需求 |
∞ |
不变 |
上升 |
改善 |
需求 |
0 |
上升 |
不变 |
恶化 |
(absorption approach )
是由米德(James Meade)和亚历山大(Siden Alexander)提出的。
分析公式:Y=A=C I G 吸收=A,国民总支出;国内资源总耗费 A=C I G 国际收支差额B=贸易收支差额X-M Y=A B=C I G (X-M) (X-M)=Y-(C I G)=Y-A=B,国际收支=总收入-总支出
(monetary approach)
是由蒙代尔(Mundell)和约翰逊(Johnson)提出的。主要内涵是只要保证货币供给的增加与国民收入的实际增长相一致,就可以使国际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