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是细胞内液最主要的阳离子,在细胞间起最初的缓冲作用.90%的钾离子在细胞内,损坏的细胞会释放钾离子到血液中.钾在神经传导,肌肉功能,保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钾值出现在少尿症,贫血,排尿障碍,肾炎或休克引起的肾功能不全,代谢性或呼吸性酸毒症,带H离子和K离交换的肾管酸毒症,以及溶血症.低钾症往往是钾的过度流失,常见于:腹泻或呕吐,钾摄入不足,吸收不良,严重的烧伤和醛固酮分泌的增加.钾值的高低会引起肌肉应激性变化,呼吸作用变化,以及心肌功能的变化.获得钾值常常用来在诊断和治疗以下情况时监测电解质的平衡,如临床注射,休克,心脏或循环功能不全,酸碱平衡,每日疗法,各种肾脏疾病,腹泻,肾上腺皮质功能过剩和不足,以及其它涉及电解质平衡的疾病.
[正常参考值]3.6-5.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休克、组织挤压伤、低醛固酮血症、重度溶血、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等。
减低见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呕吐、腹泻、服用利尿剂和胰岛素、钡盐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钾饮食等。
钠是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 其对人体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化学作用维护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以及传递神经冲动. 钠离子的功能是调节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以维护神经元兴奋传导.钠还作为因子参与一些酶催化反应.人体一直维持基本平衡,即便病理情况下一些细微的变化也会察觉.钠值低即低钠症,通常反映了体液相对体内总钠量过剩.钠水平的减少与以下相关:低钠流入;由于呕吐或腹泻造成钠流失,并补充充足的水分和不充足的盐,每日使用不当,或缺盐型肾病;渗透多尿,代谢性酸毒症;肾上腺皮质不足; 先天性肾上腺增生; 因水肿,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甲状腺机能减退引起的稀释.高钠值是水分的流失超过盐分的流失,例如大量得出汗,呼吸过度,剧烈的呕吐或腹泻,糖尿病或糖尿病性酸毒症; 醛固酮症,CUSHING综合引起的肾脏钠存量增加;因昏迷或中枢疾病造成水摄入不足; 脱水;或过度的碱治疗.获得钠值通常用来诊断或检测以下:所有的水平衡紊乱,临床注射,呕吐,腹泻,烧伤,心功能抯和肝功能不全,中枢或肾原来性糖尿病,内分泌紊乱和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不足,或其它涉及电解质平衡的疾病.
[正常参考值]135-14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垂体前叶肿瘤、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脱水、中枢性尿崩症、过多输入含钠盐溶液、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
减低见于糖尿病、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消化液丢失过多(如呕吐、腹泻)、严重肾盂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应用利尿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尿毒症的多尿期等。
氯是存在于细胞外的最主要的阴离子.通过它影响了细胞的渗透压.在监测酸碱平衡和水平衡中也起重要作用.在代谢性酸毒症中,当碳酸氢盐浓度下降时氯离子浓度会反向上升.氯降低发生在严重的呕吐,严重的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幽门阻塞,严重烧伤,中暑,糖尿病酸毒症.Addison氏病,发烧,象肺炎那样的急性感染,等.氯上升发生在脱水,Cushing综合症,换气过度,惊厥,贫血,心功能不全,等.离子钙血液中钙作为自由钙离子(50%)在蛋白质,大部分清蛋白(40%)和10%局限于如碳酸化,磷酸盐化和乳酸盐化阴离子.但是,仅离子钙能被在身体使用,如肌肉收缩,心脏的功能,传送神经冲动和血凝这样的重要过程.AVL 9180分析仪测量总钙的离子部分.诊断例如胰腺炎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总钙相比,离子钙是一更好的指标.
[正常参考值]:以氯计 96~108mmol/L
[临床意义]
增加:氯化物摄入过多,肾衰少尿期,换气过度,碱中毒,尿路阻塞等。
减少:稀释性低钠血症,长期应用利尿剂、脱水剂,重症糖尿病,剧烈呕吐或腹泻,肾衰多尿期等。
高血钙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不良表现,钙值测量可以被生化学家作标记用.通常,在检测恶性肿瘤时,离子钙或总钙都有同样的作用,离子钙可能更敏感一些.高钙血症常常发生在酸碱调节和蛋白\白蛋白流失异常的危急病人中,通过检测离子钙可以很清晰有效地监视钙的状况.患肾脏血管球疾病的肾病患者通常会引起钙,磷酸盐,白蛋白,镁离子和PH的浓度异常.因为这些情况会改变总钙中离子钙的独立性,因此监测离子钙成为精确监护肾病患者钙状态的首选方法.(见附注3)离子钙对以下的诊断或监护有着重要意义:高血压控制,甲状旁腺,肾脏疾病,钙摄入不足,维生素监护,透析病人,癌症,胰腺病,利尿剂作用,营养失调,肾结石,多发粘液瘤病,糖尿病等.
[正常参考值]:婴儿 2.5~3.0mmol/L 成年 2.1~2.55mmol/L.
[临床意义]
增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生、腺瘤、腺癌、第三性),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溶骨性病变,骨肿瘤,尿毒症,阿狄森病,柯兴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维生素D中毒,非溶骨性恶性肿瘤,特发性高钙血症等。
离子钙
[正常参考值]:脐血 1.30~1.46mmol/L 全血 新生儿 1.08~1.18mmol/L;成人 1.12~1.23mmol/L ;>60岁 1.13~1.30mmol/L
[临床意义]
增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生、腺瘤、腺癌、第三性),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溶骨性病变,骨肿瘤,尿毒症,阿狄森病,柯兴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维生素D中毒,非溶骨性恶性肿瘤,特发性高钙血症等。
减少: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维生素D缺乏,婴儿手足搐搦症,肾衰,脂痢,急性胰腺炎,阻塞性黄疸,长期禁食,静脉内高营养疗法等。
电解质存在于人体,也从每日的食物中摄取,通过肾脏系统排泄到尿液中,这是一自然循环.从排泄物尿液中检测电解质,可以了解肾脏的状况和其它的病理状况等重要信息.检测可以从任意尿液样本中,也可从24小时收集的尿液样本作定量检测.每天排泄的电解质量可以通过检测一天尿液中排泄浓度的增加量(mmol/L)来获得.
在透析器中,动脉血和透析液在透析膜的两边进行透析.透析膜会防止蛋白质和红细胞的扩散.因为血液和透析液的成分不同,膜两边会产生压力梯度,小分子就可以通过膜进行弥漫.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滤除那些因肾功能低下而不能排泄的尿素,尿酸等物质.当血液和透析液中的电解质浓度有显著差异时,电解质就会从浓度高处理向低的弥散,如从血液向透析液扩散,或相反.)
透析中电解质的透析对临床医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
* 为了维持透析前,透析时,透析后的电解质平衡,及时识别偏差,也可以及早纠正.
* 控制透析液中电解质的浓度.一般混合定量的蒸馏水和适当浓度的物质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