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所辖崎岭镇、九峰镇、长乐镇、秀峰镇、芦溪镇、霞寨镇、大溪镇、国强镇、安厚镇共9个乡镇9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3′12″~117°31′15″ ,北纬24°02′31″~24°35′25″。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5-02-1683。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平和白芽奇兰质量安全指标符合国标(GB2762、GB2763)标准。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平和白芽奇兰的重点产茶区位于丘陵、河谷、盆地错落的大芹山,主产区海拔500米~1200米以上,坡度小于25度,生态环境良好,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通气好的微酸性红壤。产地远离工业“三废”等污染源,土壤环境、灌溉水质和空气环境质量符合NY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2、品种选择:平和白芽奇兰是1981年由平和县崎岭乡彭溪村坑岸边的有性群体中经单株选育而成,属无性繁殖系品种,1996年经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茶树新良种”。
3、生产过程管理与控制技术:2008年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平和白芽奇兰的福建省地方标准,规范了全县茶叶生产的全过程,包括茶树品种、苗木培育技术、栽培技术、低产茶园改造技术、初制加工技术、毛茶、精制加工技术、成品茶八个部分。其中栽培技术中的农业投入品有肥料与农药,将严格按照NY/T 5018《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执行。制定农业投入品各项管理制度,采取源头控制,全程跟踪,严禁施用国家命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和淘汰的农业投入品,严禁任何单位的卫生与质量安全。施肥方面提倡以施放腐熟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病虫害防治方面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办法,严格规定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施用次数,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提倡施用生物源、矿质源农药;同时,督促企业和茶农做好生产过程记录档案,即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各项农事活动,农业投入品的购买、使用情况,产品的加工与销售情况,如实记录造册,逐步建立平和白芽奇兰茶质量可追溯制度。
4、产后管理
4.1、鲜叶采收:(1)手工采茶提倡双手采、提手采,保持鲜叶芽叶完整、嫩净。(2)机械采茶,保证采茶质量,防止汽油、机油污染茶园土壤和茶树。(3)盛装鲜叶的器具,应采用清洁,通风良好的器具,装叶时不得超过150千克/立方米。(4)在鲜叶盛装与储运过程中应轻放、轻压、薄摊、勤翻等。
4.2、加工:平和白芽奇兰的加工程序包括初制加工和精制加工。初制加工后的产品俗称“毛茶”,毛茶经过精制加工后,其产品成为“精茶”或“商品茶”。茶青经过贮青、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足干等十道工序,加工制成毛茶;精制加工工序主要有拼配、筛分、风选、捡剔、复火、摊凉、包装及装箱。加工时严格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精制细造,最后按不同等级包装进仓。
5、生产记录要求:平和白芽奇兰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生产记录档案,对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以及收获日期、质量检测情况、销售情况等进行全面记录,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两年以上,以备查询。
地域范围内的平和白芽奇兰地理标志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平和白芽奇兰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平和白芽奇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