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低合金船体钢历史沿革

2022/07/15111 作者:佚名
导读:19世纪初,就已开始采用中碳结构钢建造民用船舶和战舰。为了提高钢的强度和改善耐海水腐蚀性,陆续有以硅、铬和镍等元素合金化的早期低合金高强度钢用于造船。自焊接技术取代铆接应用于造船之后,造船用钢的成分设计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为改善钢的焊接性,逐渐降低了钢中碳含量,并以少量多元复合合金化淘汰了单一元素的合金化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艘“自由”轮断裂的海难事件,引起了人们对造船用钢的低温抗断裂性能的关

19世纪初,就已开始采用中碳结构钢建造民用船舶和战舰。为了提高钢的强度和改善耐海水腐蚀性,陆续有以硅、铬和镍等元素合金化的早期低合金高强度钢用于造船。自焊接技术取代铆接应用于造船之后,造船用钢的成分设计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为改善钢的焊接性,逐渐降低了钢中碳含量,并以少量多元复合合金化淘汰了单一元素的合金化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艘“自由”轮断裂的海难事件,引起了人们对造船用钢的低温抗断裂性能的关注,从而在60年代以来,造船用钢向适用于大线能量焊接和良好的低温韧性方向发展,保证了民用船舶和军用舰艇在服役条件下的安全运行。中国从1957年开始以st52钢为基础,研制第一批低合金高强度钢16Mn(屈服强度345MPa级)和15MnTi(屈服强度395MPa级),造船业也是最早采用低合金钢的部门之一,1957年自行设计并建造了我国第一艘万吨轮“东风”号。60年代又研制了铬镍铜系和钒钛稀土系成分的高强度钢用于建造“朝阳”、“向阳”、“红旗”号等多艘远洋货轮和多种型号的军用舰艇。随着海洋开发事业的进展,在70年代末,我国又研制了海上油气钻采平台用钢和耐海水腐蚀钢。80年代中国造船业和远洋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以此为契机推动了中国造船用钢的生产和船舶用材规范向国际统一规范靠拢。

技术要求 对低合金船体钢的技术要求主要是较高的屈服强度,以及适中的屈强比;较高的韧性,在低温下具有良好的抗脆断能力、良好的焊接性,保证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强韧性;良好的冷、热加工成形性;一定的耐海洋大气和海水腐蚀能力;用于舰艇制造时还要符合抗爆炸裂纹扩展敏感性的要求。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