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理实一体化教材,坚持“以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为主线,以“宽基础、重技能”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为依据。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安排上,紧密结合职业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本着“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加强技能训练的力度,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具有职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实用性、校企合作开发" />

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机械拆装与测绘内容简介

2022/07/15108 作者:佚名
导读:"para" label-module="para"> 本教材是理实一体化教材,坚持“以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为主线,以“宽基础、重技能”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为依据。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安排上,紧密结合职业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本着“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加强技能训练的力度,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具有职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实用性、校企合作开发

"para" label-module="para">

本教材是理实一体化教材,坚持“以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为主线,以“宽基础、重技能”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为依据。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安排上,紧密结合职业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本着“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加强技能训练的力度,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具有职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实用性、校企合作开发等特点。

本教材以任务驱动法为主,以CA6140型卧式车床典型零部件为载体,设置了CA6140型卧式车床尾座的拆装与测绘、CA6140卧式车床中滑板的拆装与测绘、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轴的拆装与测绘和CA6140卧式车床主轴箱Ⅰ轴的拆装与测绘等四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拆装和测绘两个任务,融入了维修钳工职业资格标准、机械拆装、机械传动原理、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识图与绘图等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教材主要服务于高职高专层次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制造技术及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

前 言

为适应培养二十一世纪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要,贯彻落实高职高专关于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相关文件精神,推进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故进行本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本教材坚持“以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为主线,以“宽基础、重技能”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为依据。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安排上,紧密结合职业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本着“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掘弃“繁难偏旧”的知识,加强技能训练的力度,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

该教材以任务驱动法为主,以CA6140型卧式车床典型零部件为载体,设置了CA6140型卧式车床尾座的拆装与测绘、CA6140卧式车床中滑板的拆装与测绘、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轴的拆装与测绘和CA6140卧式车床主轴箱Ⅰ轴的拆装与测绘等四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拆装和测绘两个任务,在拆装机械的过程中融入机械传动原理、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识图与绘图等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教材建设,使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最后形成理实一体化教材。

《机械拆装与测绘》教材特点:

1.职业性。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维修钳工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教材建设,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综合性。以机床常见机械零部件为载体,制定学习情境,在拆装的同时融入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机床传动、机械拆装和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电设备机械故障的诊断与维修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创新思维。

3.实践性。 在专业“引产入教、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在教材建设中,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出发,围绕岗位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本着精华理论、突出重点、强化技能的原则,突出适应性、针对性、应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建立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要求相结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材体系。

4. 实用性。以“适度、够用”为原则,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适中;

5.校企合作。吸收企业人员加入教材建设团队,校企共同合作开发教材,使教材内容与企业生产近距离接轨。

本教材主要针对机械拆装与测绘实训课程需要编写,主要服务于高职高专层次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制造技术及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机械拆装与测绘》理实一体化课程,前修课程有《机械工程材料》、《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为后续课程《数控机床维修》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作为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参考教材。

本教材主编郭佳萍,副主编于颖、张继媛,主审王晓东。学习情境一由马恒、郭佳萍、杨景瑞、于济群、宋云艳编写,学习情境二由郭翔、于颖、隋秀梅、李峰、王立东编写,学习情境三由郭佳萍、董晓冰编写,学习情境四由于颖、张继媛编写。

由于教材编写时间仓促,加之编写人员水平有限,教材在结构和知识的准确性上会存在不足,恳请广大师生和其他参阅本教材的读者对本教材提出宝贵意见,这是对我们的极大地帮助,有利于我们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的提高,更有利于修订教材时使教材得到完善。

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有关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