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下浅层掏土可以有抽砂、水平向人工掏土(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采用分层、开沟、截角、穿孔等掏土方式)、水平钻孔抽水掏土等不同方法,适用于匀质粘性土和砂土上浅埋的、体型较简单、结构完好、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的建筑物,一般用于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片筏基础和箱形基础。抽砂法适用于有砂垫层的情况。
掏去基础以下一定数量的土,削弱原有的支撑面积,加大浅层土中附加应力,从而促使沉降较小一侧的地基土下沉。本法应该以沉降变形为主控制施工,有时也可以预先估计掏土量作为施工参考。掏土量V(m3)可按下式估计:
式中:smax——基础边缘纠偏所需的沉降量(m);
F——基础底面积,对于条形基础取外缘线包围的面积(m2)。此外,为了顺利促沉,同时避免沉降太快,减少的基础面积宜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p——基础面积减少以后的基底平均压力(kPa)。
掏土区则应控制在建筑物重心线需要促沉的一边内。
1、在需要掏土的基础两边或一边开挖工作坑,坑宽应该满足施工操作要求,坑底至少比基础底面低10~15cm,以方便基底掏土。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则应采取措施保证坑内干燥。
2、按设计要求分区(分层)分批进行掏土,掏土一般用小铲、铁钩、通条、钢管等手工进行,也有用平孔钻机的,有时还辅以水冲方法,并根据监测资料调整掏土的数量和次序。当掏出块石、混凝土块等较大物体时,应及时向孔内回填粗砂或碎石,避免沉降不均。
1、本法直接从基础下掏土,纠偏较为激烈,特别需要加强监测工作。
2、对于较硬的地基土,建筑物的回倾可能是不均匀的,具有突变性,应充分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