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6月,明尼苏达州的春天姗姗来迟。我在明尼阿波丽斯校区的一个图书馆里用电脑。在放松眼睛的时候,我在图书馆里参观它的图书。在一间学习室里我发现了书架上摆放的一本关于环境友好型庭院设计的小册子。图书管理员告诉我,这些小册子是免费提供给市民学习的。我如获至宝把这本小册子和其他一些图册装进了我的书包。这本小册子,是本书思想构架的基石。
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的过程中,本书的思路渐渐明晰。我发现本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已被国内有关专业的人士提到,有些观点如关于集雨园的建设,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且所有的观点分散地存在于生态学、环境科学、花卉学、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等各门学科当中。本书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各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之处统一于环境友好型小区建设这样一个大前提下。
在编写过程中,我自己也学到了不少新知识,联系到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有了许多个人感悟,我将这些感悟融人了书中的各个角落。在编写过程中,我也跟同事、同行、朋友和亲人们不断交流,总会受到各方面思想的启发,这些思想的火花变成了我书稿中一章章的内容。我要感谢本书编写过程中所参考和引用的书籍和文章的作者们,是他们的作品充实了我的内容。我要感谢我所在的园艺学院的院长邢国明教授,是他帮我确定了本书的主题。我要感谢作编辑工作的朋友赵赞,是他帮我确立了本书的语言体系。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姐妹,春节期间,妈妈从早忙到晚,姐姐妹妹帮我把序改了又改,我的父亲帮我确定了书稿的框架、内容,并修改了大量错字。我要感谢中国林业出版社的编辑人员,是他们认真又辛勤的工作促使本书早日出版。书中未署名的照片为我自己拍摄,署名照片均为朋友相赠。还有其他朋友,时不时打电话关心书的进展和我的身体。谢谢你们,谢谢我背后数不清的关心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