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线)的接闪效应,即对被保护物的有效保护范围,不仅与雷电极性、雷电通道电荷分布、空间电荷分布有关,还与避雷针(线)数量及其高度、被保护物位置与形状,以及当时的大气条件和地理条件等因素有关。避雷针有效保护范围分析和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多是基于标准中推荐经验公式的应用。国内外对避雷针(线)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IEC推荐的保护角法、滚球法以及中国电力行业标准DL/ T620推荐的折线法等。
保护角法己经广泛应用于防雷工程设计中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和评估,但各国对保护角法的适用范围和要求也不尽相同。中国在1994年以前对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确定主要依据UBJ500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推荐的保护角法(保护角取 30°、45°、60°);1994年以后,UB50057-94采用了IEC推荐的滚球法,同时对采用保护角法也作了规定,即规定防雷建筑物针高为20、30、45、60 m时,保护角应分别取55°、45°、35°、25°。日本对超过地面20m的建筑物执行JIAS4201-1992标准,取保护角为45°、60°。并特别说明:避雷针的针尖部在落雷时必须将建筑或工作物覆盖在保护角范围内,以达成保护目的;一般应将保护角设定在60°,对危险物的保护角应设定为45°。避雷针最大保护角取55°时,则其保护域内不仅可以免遭雷电正击,还可以免遭雷电侧击;避雷针最大保护角取60°时,则其保护域内可以免遭雷电正击,但可能遭受雷电侧击。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