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四川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四川省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

2022/07/15147 作者:佚名
导读:“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实现水利又好又快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对着重大的挑战。 (一)有利条件。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水利发展具有很多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 1.各级党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实现水利又好又快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对着重大的挑战。

(一)有利条件。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水利发展具有很多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

1.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决定》、《实施意见》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做出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全国和全省“十二五”规划纲要,都把水利作为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区域发展的特殊机遇。中央做出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国家出台了支持藏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批准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省政府批复了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对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大小凉山和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做了专题部署。以上区域发展都把水利作为重要基础设施摆在重要位置。

3.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治水思路的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灾后恢复重建、扩大内需的丰富实践,为水利发展新跨越积累了宝贵经验。国家和我省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决定》和《实施意见》提出的加大水利投入的政策措施,为水利发展新跨越提供了有力保障。全社会水忧患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水利的关心支持,为水利发展新跨越营造了良好氛围。

4.促进发展的体制保障。水务体制改革、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必将拓宽水利发展思路,丰富水利发展内涵,转变水利发展方式,大大促进水利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水利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建成水利工程64万处,其中水库6754座,引水工程44665处,形成蓄引提水能力273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830万亩,累计解决农村517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含饮水困难)问题;建成堤防4274公里,保护1522万人和800多万亩耕地的防洪安全;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万平方公里;地电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近400亿千瓦时;水产品年产量105万吨,总产值216亿元。

在新的历史时期,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全省水利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旱洪灾害严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全年70%左右的降水集中在5—9月(大多以洪水形式流失),人口耕地集中、生产总值占全省85%的盆地腹部区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22%。十年九旱、洪水频发、旱洪交错是我省的基本水情。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旱洪灾害日趋严重,部分区域水资源日益短缺,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损失。

2.供水保障程度不高。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滞后,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能力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为10%,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大中型水库明显不足,其蓄水能力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为2.8%,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8。保障能力薄弱,农村还有2150万人饮水不安全,部分城市缺水,耕地有效灌溉率只有43%,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工程性、季节性、区域性缺水严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以及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四川藏区、安宁河谷地区、革命老区、秦巴山区的加快建设和发展,供需水矛盾日益突出。若按现有供水能力测算,到2015年供水缺口约90亿立方米。

3.防洪薄弱环节凸显。全省目前还有1893座中小型病险水库和23座大中型病险水闸存在安全隐患。渠江、沱江缺乏防洪控制性水库,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雅砻江、长江上游干流等主要江河堤防工程建设滞后,量大面广的中小河流和山洪沟急需治理,大多数沿江河城市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

4.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5.65万平方公里(不含冻融侵蚀面积6.47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32%。

5.管理改革任务艰巨。水资源统一管理尚未完全到位,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建设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重建轻管等现象依然存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