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一种核电站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安装方法发明内容

2022/07/1590 作者:佚名
导读:一种核电站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安装方法专利目的 《一种核电站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安装方法》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激光跟踪测量及3D建模技术、现场数控跟踪坡口机械加工技术,开发相应的专用工具,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效。解决主管道安装的方法、施工工序和为满足安装要求所采用的新技术,解决了组对及焊接问题,使任何主设备的到货方式均能进行主管道安装施工; 《一种核电站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安装方法》另一目的是解决主

一种核电站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安装方法专利目的

《一种核电站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安装方法》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激光跟踪测量及3D建模技术、现场数控跟踪坡口机械加工技术,开发相应的专用工具,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效。解决主管道安装的方法、施工工序和为满足安装要求所采用的新技术,解决了组对及焊接问题,使任何主设备的到货方式均能进行主管道安装施工;

《一种核电站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安装方法》另一目的是解决主管道的安装偏差,提高安装精度,减少应力,从而即使没有过渡段调整安装偏差,也能保证:主管道冷热段在与一侧主设备管口焊接固定后,另一侧能与其它主设备管口实现同时组对焊接;或六个管口同时组对,并使组对间隙和错边量的符合要求。

《一种核电站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安装方法》所解决问题是一种新型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安装方法,包括安装工序和使用的新技术。通过工序优化,在主管道到货的条件下,使任意主设备到货方式均可以进行主管道安装。

一种核电站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安装方法技术方案

《一种核电站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安装方法》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水堆核电站冷却剂系统主管道安装方法,蒸汽发生器与主泵直接连接, 蒸汽发生器(1)、主泵(2)、压力容器(3)通过主管道(4)进行对接焊连接安装,所述主管道由冷段(41)和热段(42)组成,其特征在于:安装过程中,采用激光跟踪测量技术,压水堆核电站冷却剂系统中的任一环路主管道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压力容器(3)安装就位和/或蒸汽发生器(1)及主泵(2)安装就位;

步骤二、利用激光测量或精确测量技术和3D建模技术,测量主管道(4)、压力容器(3)和/或蒸汽发生器(1)及主泵(2)管口方位及尺寸,并对坡口特征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加工主管道(4)位于压力容器(3)一端坡口,和/或加工主管道位于蒸汽发生器(1)及主泵(2)一端坡口;

步骤三、安装主管道(4)临时支撑;完成主管道(4)与压力容器(3)、蒸汽发生器(1)及主泵(2)的组对和焊接;

所述步骤一与步骤二的施工顺序可以互换。所述步骤三,其具体工序可为,工序1:完成主管道(4)与压力容器(3)间的焊口(341)、(342)的组对焊接;工序2:利用激光测量或精确测量技术和3D建模技术对主管道(4)、蒸汽发生器和主泵管口进行3D建模,确定主管道(4)位于蒸发器一侧的管口尺寸,进行坡口加工;工序3:在蒸汽发生器(1)安装就位的条件下,完成主管道热段(42)与蒸汽发生器(1)间焊口(142),主管道冷段(41)与主泵(2)间焊口(241)的组对焊接,从而完成主管道安装。

所述步骤三,其具体工序也可为,工序1:完成主管道(4)与蒸汽发生器(1)和主泵(2)间的焊口(142)、(241)的组对焊接;工序2:利用激光测量或精确测量技术和3D建模技术对主管道(4)、压力容器(3)、管口进行建模,确定主管道(4)位于压力容器一侧的管口尺寸,进行坡口加工;工序3:在压力容器(3)已安装就位的条件下,完成主管道(4)与压力容器(3)间焊口(341)、(342)的组对焊接,从而完成主管道安装。

所述步骤三,在压力容器(3)和蒸汽发生器(1)均已安装就位的条件下每段主管道(4)先组装焊接弯曲部分,再组装焊接直段部分,其具体工序也可为,工序1:完成主管道(4)冷段弯曲部分(412)与压力容器(3)间的焊口(341)的组对焊接;完成主管道(4)热段弯曲部分(422)与蒸汽发生器(1)间的焊口(142)、的组对焊接;工序2:利用激光测量或精确测量技术和3D建模技术对主管道(4)、压力容器(3)、主泵(2)焊口进行建模,主管道(4)热段,从位于蒸汽发生器(1)一端焊口(142)向压力容器(3)一端安装,完成加工、组对;主管道冷段从位于压力容器(3)一端焊口(341)向位于主泵一端安装,完成加工、组对;工序3:再完成主管道热段直段部分(421)与压力容器(3)间焊口(342)和主管道冷段直段部分(411)与主泵(2)间的焊口(241)的组对焊接,从而完成主管道安装。

所述步骤三,在压力容器(3)和蒸汽发生器(1)均已安装就位的条件下每段主管道(4)先组装焊接直段部分,再组装焊接弯曲部分,其具体工序也可为,工序1:完成主管道(4)冷段直段部分(411)与主泵(2)间的焊口(241)的组对焊接;完成主管道(4)热段直段部分(421)与压力容器(3)间的焊口(342)的组对焊接;工序2:利用激光测量或精确测量技术和3D建模技术对主管道(4)、压力容器(3)、主泵(2)焊口进行建模,主管道(4)热段,从位于压力容器(3)一端焊口(342)向蒸汽发生器(1)一端安装,完成加工、组对;主管道冷段从位于主泵一端焊口(241)向位于压力容器(3)一端安装,完成加工、组对;工序3:再完成主管道热段弯曲部分(422)与蒸汽发生器(1)间焊口(142)和主管道冷段弯曲部分(412)与压力容器(3)间的焊口(341)的组对焊接,从而完成主管道安装。

所述步骤三,在压力容器(3)和蒸汽发生器(1)均已安装就位的条件下,主管道冷、热段(41、42)同时组对焊接,其具体工序也可为,工序1:利用激光测量或精确测量技术和3D建模技术对蒸汽发生器(1)、主泵(2)、压力容器(3) 、主管道(4)管口进行测量建模,确定主管道(4)冷段(41)热段(42)加工尺寸进行坡口加工;工序2:调整蒸汽发生器(1)和主管道(4)位置,使六个焊口同时或先后组对焊接,完成安装。所述主管道(4)的测量,优先采用激光精确测量技术和3D建模技术对主管道(4)和主设备管嘴进行测量并3D建模,并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加工和安装主管道(4)。所述主管道(4)的加工,优先采用现场数控加工技术。所述主管道(4)的焊接,优先采用窄间隙自动焊接技术。

一种核电站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安装方法改善效果

《一种核电站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安装方法》的优点是:取消了过渡段,使主管道结构简化,减少了弯头,环路中蒸汽发生器和主泵直接连接,减少了焊缝数量,节省了材料,优化了流程,提高了工效;该发明首次在核岛主管道安装中,采用激光测量或精确测量技术和3D建模技术,对主设备及其安全端管口进行3D建模、管口尺寸数据拟合,在现场确定主管道应该加工的长度和坡口形状,克服不采用过渡段的方式调节安装偏差带来的误差和焊接应力难题。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