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活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基本需要,经专家论证,开设相关的继续教育公共课程,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修。通过实施公需科目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拓展学识,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整体能力。
(二)开展专项继续教育活动。根据五个行业专业领域的发展和人员知识更新的需求,紧跟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
1、现代农业领域。围绕我国现代农、林、牧、渔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培训农业中高级科技和推广人才、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相关培训的师资力量。举办一批“现代农业重大理论业务高级研修班”,每年培训300名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围绕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动植物重大自然灾害预测与减灾、畜牧技术、现代林木培育、森林资源检测与林火监测、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节水抗旱、现代水利等重点课题,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选派专家学者到西部和东北地区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完善由各级农业、林业、水利学会、科研院(所)、教育培训机构等构成的培训实施体系。通过多种方式,每年培训10-15万名现代农业领域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现代制造领域。紧紧围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按照振兴装备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在电子制造、新材料、重大装备、精密仪器、汽车工程、系统集成等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每年培训15-20万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要求,在现代制造领域广泛开展信息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面向行业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知识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和机械装备的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大力提升我国现代制造业的水平。在珠三角、长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制造业、装备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依托部分高校、科研院所、职业技术学院和大型企业建立一批现代制造技术继续教育基地,实现人才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3、信息技术领域。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紧跟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以中高级信息技术人才为重点,在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软件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库、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等重点领域,开设相关培训项目,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与世界接轨的信息行业继续教育体系。根据不同行业和岗位的实际需要,分门别类地培训不同行业领域的信息化人才。举办系列信息化技术高研班和学术、技术论坛,加强信息产业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力量培养,开发现代化的培训教材、远程多媒体培训课件。每年培训10—15万名信息技术领域各类中高级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4、能源技术领域。围绕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重点在石油石化、电力、煤炭等领域开展继续教育, 每年培训15—20万名能源技术领域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依托大型国有石油石化企业现有培训体系,健全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重点对专业技术业务和管理骨干进行培训。建立石油石化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远程培训网。在大型石油石化企业、石油院校建立若干能源技术培训基地。推动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与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开展共建学习型企业活动。
根据电力科技规划,制定电力行业2006—2010年继续教育科目指南,逐年组织开发高压输电技术、超超临界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重点培训项目。利用电力行业继续教育培训网络和教育资源,搭建教育培训机构与电力企业之间的供需平台。依托国内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和骨干电力企业,系统开展电网、发电、施工等领域的现代电力技术知识培训。依托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部分大型核电站,广泛开展核电方面的新知识培训。
制定煤炭行业2006—2010年全行业的急缺人才培训计划,重点开展安全生产、采煤、煤田地质、煤矿机电、煤炭洁净利用及环境保护等专业知识的更新培训。依托“全国煤炭行业现代化远程教育培训网”,整合煤炭行业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培训,使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相关专业在生产和安全岗位上的技术人员,普遍得到一次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培训机会。推进煤炭企业建立正常的培训制度,提高煤炭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素质。
5、现代管理领域。以急需紧缺的管理专业门类为主,开展包括投融资管理、企业资产重组和上市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工程管理以及企业制度、结构调整、国际化经营、资源节约与利用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每年培训7—10万名中高级管理人才。积极引进和开发各类现代管理课程,不断丰富完善我国管理知识体系。依托行业协会、国内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面向企事业单位进行各类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注重管理知识培训与管理实务相结合,理论培训与提高实际管理能力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知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举办示范性高级研修班。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行业和单位,结合五个行业领域的重大专业技术课题,采用多种方式,每年举办30至50期高级研修班,培训2000至3000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各地区、各部门和相关行业领域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和行业领域技术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举办一批高研班。人事部选择其中选题新、层次高的高研班,纳入人事部的整体规划。每个行业领域每年举办50期左右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研班。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各级人事部门、相关部门、行业和单位可根据各自工作实际,探索符合专业技术人才特点、简便有效的多种培训方式方法。
1、集中培训。有条件的部门、行业和单位可以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集中培训。
2、高级研修班。各级人事部门可结合本地区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工程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面向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举办多种形式的示范性高研班。相关行业领域和单位也要结合各自优势和特点举办高研班。
3、结合工作实践培训。各地区、部门、行业和有关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对重要和特殊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采取业务进修、特殊培养、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4、网络、远程教育培训。依托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网站等现有的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卫星传输、广播电视等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培训。5、自学。根据专业技术人才的不同需要,采取自选、自修等方式进行个性化的继续教育培训。根据行业特点和不同类型人才的实际需要,也可以采用多种其他形式,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