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它既要满足居住和使用功能,又要反映建造它的那个时代人们的文化理念和艺术追求。虽然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说过,建筑必须尊重“适用、坚固、美观”三原则,不过,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建筑的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有趣的是,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上,我们可以探索出那段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宗教等诸多信息。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等的推动下,通过了《雅典宪章》等一系列历史性文件,呼吁人们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定期公布纳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遗产。各个国家都以本国的建筑遗存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感到光荣。
植根于农耕文化的我国先民,从一开始就对上木情有独钟,在漫长的实践中,创造出无数流传后世的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实体,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自成体系,并影响着邻近国家建筑的发展。如今,这些杰出的宫殿、寺庙、城墙、桥、塔、民居、园林、祠堂、书院、会馆等,分布在天南海北、城乡各地,是中国也是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政府为了抢救、保护这些珍贵的建筑遗产,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开始在组织专家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将那些特别有历史、文化和科技价值的古代和近代遗存列为文物保护建筑,登记在册,进行特别的保护。根据它们不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保护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四个级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家级文物由国务院公布,其余由各同级人民政府公布。从1961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分七批共公布了3000余项国宝级建筑,其中十多项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人瞩目的人类共同财富。这些建筑遗产,也像青铜器、玉器、漆器、陶瓷、书画一样,是不可再生的稀世文物,是真正的国宝!
观光旅游是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欣赏建筑艺术是观光的重要日的之一。我们在国内游览名胜古迹,见到的古建筑保护级别都很高,“历史悠久,非常珍贵”是导游的口头禅,但大多讲不清其价值何在、特色如何、怎样欣赏和“读”懂它的精华,更不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有的导游甚至信口开河,杜撰故事误导游客,使建筑的价值严重扭曲。
我们编撰这套丛书的目的,就是采用图文并重的方法,展现国宝级建筑的艺术形象和精华所在,提示它的“看点”,讲清这些建筑的由来、变迁,告诉您它有什么特殊价值、有什么背景故事和涉及的历史人物。同时,以“小贴士”形式普及一些古代、近代建筑的知识,并且每处建筑用一句最精辟的话.帮助您“读”懂国宝。即使您现在还没有机会亲临实地,我们也希望通过这套图文双重解读的丛书,激发您对中国古代、近代建筑的浓厚兴趣,对这些珍贵的国宝建筑进行一次有益的神游。
本套丛书分为六个分册,各分册的划分侧重于建筑文化的近似和游览路线的顺畅,与常见地域划分法的“东北” “西南”等称谓无关。六个分册所涵盖的地域是:
《北国经典》——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等;
《塞外奇葩》——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西藏等;
《中原珍藏》——山西、河南等;
《东南精华》——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北、福建、广东等;
《西南瑰宝》——四川、重庆、湖南、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
《近代杰作》——不受地域限制,与近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关的杰m建筑。
本书是建筑学家、散文家、摄影家数载辛劳的结品,但愿这套具有独特价值的丛书,伴您足不出户就能神游九州,恍若时光倒流,置身于雄伟的殿阁、神秘的厅堂、优美的庭院之中,与历史名人对话。
庄裕光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