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又称形法、堪舆,是中国传统地质地理学、哲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集中反映在地理选址布局方面的艺术。风水学研究建筑的方位、格局、形态、材料、色彩等对于不同人的身心健康而产生的效应,其内核就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精华所在,归根结底也属于人本主义的范畴。
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为瑰丽的东方文明史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中国的风水文化,在21世纪的世界文明殿堂里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风水学在中国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在这个充满智慧文明的国度里,人们结合地理环境、山川河流的变化,提炼五行、星相知识,吸收儒、释、道学说的精华,打造了风水学这门伟大的艺术。
《易经·系辞下传》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这是指房屋的演进。古时,原始人本居于洞穴之中,或在野外露宿,遇到雷雨交加的天气.往往苦不堪言,圣人于是发明房屋以避难,故取象于大壮(大壮卦:上卦震为雷,下卦乾为天,为宇,三四五三爻互兑为泽水.兑反巽为风)。
古代人已经指出风与水是促使房屋构成的直接原因,而现代人常说住宅是”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语言”均是因为住宅的格局显示出人类适应环境的智慧。“宅兴人和”一直是人类几千年传统文化的追求。用运动和辩证的观点看待住宅的格局,成功而祥和的住宅应该具有风生水起的特点。风水学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的居住投以极大的关注,并主动选择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主动设计良好的景观格局;风水学解答了中国传世建筑在空间环境的整体处理、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以及建筑规划布局等方面的诸多疑难问题。
风水观念要求建筑物之间互相望见,建立视觉联系.形成空间节律,历来是中国建筑的常用手法。中国风水从人类与生俱来的安全感出发,利用自然地貌地物的地标性,发明各种顺应法,直到形成一整套美学观,包括举世无双的宏观设计都符合逻辑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