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图书目录

2022/07/1650 作者:佚名
导读:前言 张复合(Ⅰ)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二十年(1986—2006年) 张复合(1) ·北海老城研究与保护再利用· 从文化进入,从经济出来——北海老城修复决策思考 李延强 邹妮妮(19)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北海老城保护管见 邓兰 李钢 廖元恬(27) 北海老城始于何时周德叶(31) ·骑楼街道考察研究与保护再利用· 近代骑楼建筑概念的辨析——以闽南地区为例 陈志宏(37) “骑楼”的后殖民语境解

前言 张复合(Ⅰ)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二十年(1986—2006年) 张复合(1)

·北海老城研究与保护再利用·

从文化进入,从经济出来——北海老城修复决策思考 李延强 邹妮妮(19)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北海老城保护管见 邓兰 李钢 廖元恬(27)

北海老城始于何时周德叶(31)

·骑楼街道考察研究与保护再利用·

近代骑楼建筑概念的辨析——以闽南地区为例 陈志宏(37)

“骑楼”的后殖民语境解读——以粤中地区为例 蔡凌 邓毅(46)

海口百年风雨老骑楼初探 张烨(54)

广东台山台城镇近代骑楼街区考察与研究 李琛(67)

“铺廊”与骑楼:从张之洞广州长堤计划看岭南骑楼的官方原型 彭长歆(79)

广州骑楼现状及其保护研究 余佳(86)

广州人民南路骑楼街的文化复兴 杨宏烈(95)

对早期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以泉州市西街骑楼街道为例 彭耀(105)

上海金陵东路骑楼街保护与更新探讨 滑歌(111)

骑楼街区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分析 谭方彤(115)

·近代城市与建筑考察研究·

长春历史文化研究与紫线划定 张复合(123)

近代西安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初探(1927—1949年) 任云英(147)

岭南乡土建筑近代化特征概论 姜省(158)

岭南近代名镇文化品牌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朱晓明 周芃(165)

2004至2005年开平碉楼普查及近代建筑普查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钱毅 杜凡丁(170)

温州近代建筑述略 黄培量(186)

西方文化对温州近代建筑形态的影响 赵国权(198)

徐州近代建筑的初步调查与研究 张明皓 王倩 孙统义(215)

千年古城下的西风东渐——泰安近代建筑特色及现状 李刚 臧培 周长积 姜波(226)

山东近代建筑的重要转折地——青州近代建筑初探 姜波(231)

对抗与融合作用下的沈阳近代建筑 陈伯超(237)

应如何正确地评价长春市近代建筑的建筑价值 张海星(246)

澳门传统街道空间特色 童乔慧(254)

济南近代街道环境的比较学分析 耿念松(262)

区域格局中的近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转型初探——以“长江上游”和“重庆”城市为参照 杨宇振(271)

·近代历史地段考察研究及保护再利用·

庐山早期开发之“牯岭”的形成 冯铁宏(285)

福建三都澳近代建筑遗存考察郑正球 朱永春(296)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建筑保护概念与实施 黄靖 古红樱(304)

镇江市伯先路及其周边地区保护与整治的思考 田铁民 董卫(312)

宁波外滩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初探 姚颖(318)

武汉昙华林近代多元化历史街区考察和保护研究 傅方煜(324)

济南魏家庄近代民居建筑及其体现的传统文化延续 张红杉 郭琳琳 姜波(332)

西安北院门回民聚居区生活环境现状的调查报告——以北院门180号为例 冯柯(339)

天津旧租界内近代居住建筑的考察与研究 聂蕊 张萍(346)

从“租界”到“风情区”——试论天津意大利风貌建筑的“去殖民化”历程 李东晔(355)

调和历史街区建筑的新旧矛盾——沈阳市中山路立面改造设计研究 谢占宇 毛兵(362)

·近代建筑分类考察研究·

无锡运河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形成刘先觉王昕(367)

抗日陪都建筑今昔谈杨嵩林(380)

庐山早期近代建筑考欧阳怀龙(386)

哈尔滨近代民俗建筑形态解析袁泉周立军(392)

沈阳近代学校建筑概述兰洋陈伯超(398)

南京近代大学校园建筑评析刘先觉楚超超(406)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目录历史视野中的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建设——以东吴大学为例汪晓茜(413)

城市更新中武汉近代银行建筑功能变迁研究张维(421)

边业银行与边业银行建筑郝鸥陈伯超(427)

交通银行哈尔滨分行建筑立面形态特征研究李黎刘松茯(433)

美国早期驻沪领馆考林维航钱宗灏(439)

长春伪满皇宫建筑调查莫畏尚伶艳(445)

山西天主教堂考察纪要王瑛李瑾(451)

天主教徐州耶稣圣心堂建筑与历史研究陈惠芳王芳(458)

哈尔滨马迭尔宾馆外部形态研究分析程世卓刘松茯(463)

中央医院——近代北京第一所国人创建的新式医院邓夏姜中光(469)

哈尔滨松浦洋行的构图分析韩晓林刘松茯(478)

民国时期上海龙华机场的机场建筑欧阳杰李旭宏(485)

上海20世纪30年代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公寓建筑颜美华武云霞(491)

哈尔滨“新艺术”风格独立住宅形态解析宋扬刘大平(503)

沈阳张氏帅府西院红楼建筑群实测考察兰洋毕弈凡(510)

哈尔滨市颐园街1号府邸建筑研究徐冉刘大平(514)

旧苑新公园,城市胜林壑——从《中央公园廿五周年纪念刊》析读北京中央公园贾珺(521)

泉州东石古檗山庄——泉州近代建筑的“中西合璧”研究之二谢鸿权(529)

·近代建筑保护与再利用·

北海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邓兰廖元恬李钢(539)

长春满铁附属地优秀近代建筑考察与保护再利用思考于丹任乃鑫(551)

无锡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以茂新面粉厂、北仓门37号蚕丝仓库为例章立章海君(558)

近代建筑的保护、改造与再利用——以武汉汉口商业银行为例马戈孟洁欢(572)

哈尔滨犹太会堂建筑特征与复原设计董健菲刘大平(577)

重现昔日的辉煌——北京东交民巷天主教堂的保护与修复胡岷山(585)

哈尔滨圣·伊维尔教堂建筑特征与复原设计莫娜刘大平(590)

从使用者出发见证历史意义的延续——浅谈武汉里分住宅的保护与更新刘昱(598)

近代非文物类建筑的维护更新再利用——以天津五大道地区居住建筑为例张萍聂蕊(602)

优秀近代建筑的生存之道——上海霍山路犹太人住宅修复考察报告武云霞王雯(607)

不能承受的“失色之痛”——近代建筑保护与再利用中的色彩问题胡戎睿(612)

·近代建筑史学及其发展研究·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模式及建筑样式研究刘亦师张复合(621)

近代中国理想社会思潮中的城市规划思想研究李百浩郭建李彩黄立(640)

中国近代建筑保护研究框架探讨陈喆戴俭(647)

近代建筑研究的文化人类学维度王刚丁援郭汝(650)

近代建筑研究中类型学和传播学应用的思考薛超郝少波(657)

从叶慈到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方法——19、20世纪之交到1930王敏颖(661)

关于梁思成对中国近代建筑评价的一些思考李蓺楠(669)

澳门近代建筑研究综述赵淑红(678)

宁波近代历史街区中的灰空间陈芳邱枫(687)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质疑王岩刘大平陆彤(694)

近代中国传统宗教建筑对新加坡建筑的影响刘先觉杨晓龙(703)

·近代建筑师及建筑业界研究·

从中国近代建筑师1949年后在港工作经历看“中国建筑的现代化”王浩娱许焯权(711)

近代中国建筑的艺术运动——“美术建筑”的思想和实践徐苏斌(731)

浅谈中国近代女建筑师的贡献王蕾蕾陈伯超(747)

塑造沈阳中街的近代建筑师刘思铎陈伯超(751)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设计与建造历史拾遗冯晋(757)

从外廊式到装饰艺术派——上海业广公司的建筑开发历程李将钱宗灏(766)

杨廷宝20世纪40年代小住宅设计探究季秋周琦(772)

沈阳近代建筑管理机构与建筑技术人员资格审核制度刘思铎陈伯超(782)

英文摘要(787) 2100433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