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主要任务是探讨乡土建筑保护领域低技术的理论体系、整体性方略、系统性工艺以及其当代条件下的调适方式等。借助已有成果和积累,按三个阶段,组织科研人员先后十余次深入南方地域,进行关于乡土建筑低技术营造工艺特色的系统性考察。此外还每年一度组织同济大学师生,对安徽池州地区(2011)、江西黎川人民路老街(2012年)、福建武夷山下梅古村(2013年)的乡土建筑(厅堂、祠堂、书院、商业建筑等)实施了系统的实录工作,包括建筑测绘与勘察、低技术营造特色采风、现场访谈、工匠谱系整理等,完成详实的测绘图集、访谈资料和音像资料等。经过三年不懈努力,研究的对象,以江南为核心展拓,形成了泛江南地域辐射圈,包括上海、苏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及广东省的部分地区。研究的乡土建筑类型,不仅有厅堂,也有祠堂、书院、商业建筑、观演性建筑等。研究的层面,不仅包括对乡土建筑低技术本身的系统性总结,也有其理论性的升华。三年来的科研工作,以组织性、计划性和持续性为特色,迄今持续不断。 研究中在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支撑下,通过对乡土建筑在营造和修缮保护两方面的系统梳理和地域比对,分析低技术的整体性框架和系统构成,探讨在低技术策略下乡土建筑营造与维护全过程的完整方法和技艺手法;总结低技策略下营造流程和匠作分工交互的工艺系统模式,研究乡土建筑保护中管理、设计和实施三个层面的规范化操作方法。我们选取南北方一些主要匠帮为考察主体,通过乡土营造中低技术形态共性和个性对比,探讨其绩效原理和调适方法,探求适应东方木构营造特点的建筑遗产保护模式,进而理论升华并实际应用,以期为乡土建筑保护提供借鉴、指导和参照,为本土化建筑创新提供有益养分。 三年来共完成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会议论文等29篇,直接培养硕士研究生10人以上。取得的成果,在体系性、关联性、传承性、理论性、实践性方面均有些拓展。体系性,指关注其地域低技术营造技艺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关联性则体现在地域异同比较;而传承性注重其发展脉络即历史前后的变化,并关注乡土与官式建筑在低技术形态方面的关系,以及南方和北方在移民过程中所产生的差异和联系;理论性指低技术方面的定义、范畴、内容、方法、技术等方面的系统总结和提升;实践性则注重低技术形态和理论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选择了三个地点的相关整治工程得以实验,探讨其在当代条件下的调适,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