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效益计算的步骤可归纳为:
(1)根据调查,取得排水地区农作物的种类、各种农作物的耐淹和耐渍水深、正常年份各种作物产量、历年成灾面积和减产率等资料,据此计算出修建工程前历年的涝溃灾害损失值。所用公式为:
式中,β为受灾地区的减产率;B0为该地区正常年份的农作物产值;Ba为调查年份实际农作物产值;By 为调查年份或相似调查年份的农业损失值;A为耕地面积;Y为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V为农作物单位产量的价格。
(2)排水地区其他方面的损失值,可通过典型地区的调查获得。
(3)根据历年的调查和计算资料,绘出排水工程修建前的灾害损失频率曲线。
(4)排水工程修建后的损失,可根据作物耐涝、抗溃要求,及水文水利计算求得的内涝积水深度与耕地面积的关系、雨后地下水位与耕地面积的关系,求出不同暴雨频率时工程修建后的耕地涝渍状况和损失值,并绘出工程修建后灾害损失的频率曲线。
(5)根据治理前后的灾害频率曲线推算出治理前后灾害损失的多年平均值,二者差值即为排水工程的效益。
在进行上述计算以后,即可根据各方案效益的高低,选择出最优方案。
此外,有些地区在分析排水工程效益的同时,还应考虑由于排除涝水而导致的农作物灌溉用水和渠道渗漏损失的增加;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或地面沉降而带排水标准来的诸如水井、泉水补给来源减少、建筑物下沉不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