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北海近代建筑历史沿革

2022/07/1679 作者:佚名
导读: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北海被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至沓来,先后有英国、德国、奥匈帝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美国、比利时等八个国家在北海设立领事馆、教堂、医院、海关、洋行、女修院、育婴堂、学校等一系列机构。在当时城区南面东西长26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约为2平方千米的范围内,修建了一批西洋风格的建筑。 清光绪三年(1877年),英国在北海租民房设立领事馆。清光绪

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北海被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至沓来,先后有英国、德国、奥匈帝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美国、比利时等八个国家在北海设立领事馆、教堂、医院、海关、洋行、女修院、育婴堂、学校等一系列机构。在当时城区南面东西长26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约为2平方千米的范围内,修建了一批西洋风格的建筑。

清光绪三年(1877年),英国在北海租民房设立领事馆。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始建英国领事馆办公楼。

清光绪三年四月(1877年4月2日),北海海关成立,海关税务官由外国人担任,故又称洋关。清光绪九年(1883年)始建北海海关大楼。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国差会派遣柯达医生来华创建北海普仁医院和麻风分院,并于同年4月医院动工建设。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德国在北海设立领事馆机构,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撤出,历时23年。德国领事馆旧址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法国在北海设立领事馆,从建馆至1950年撤出,历时64年,是外国驻北海时间最长的一个领事馆。法国领事馆办公楼旧址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原为一层,有回廊。1973年加建一层。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德国森宝洋行成立,并在北海建有洋楼及仓库数处。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