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历史建筑修复建设技术导则内容解读

2022/07/16216 作者:佚名
导读:《导则》要求,历史建筑修复建设前应开展查勘、测绘、检测、评估等前期工作,确定历史建筑保护价值、残损程度、安全性等级及相关修复建设依据。此外,历史建筑修复各阶段应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以提升修复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导则》同时要求,历史建筑修复建设时,应优先并充分利用原建筑材料;使用替代材料宜选用与原建筑材料相同历史时期的同类材料;新仿制、加工的材料的安全、耐久、环保等主要性能应不低于

《导则》要求,历史建筑修复建设前应开展查勘、测绘、检测、评估等前期工作,确定历史建筑保护价值、残损程度、安全性等级及相关修复建设依据。此外,历史建筑修复各阶段应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以提升修复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导则》同时要求,历史建筑修复建设时,应优先并充分利用原建筑材料;使用替代材料宜选用与原建筑材料相同历史时期的同类材料;新仿制、加工的材料的安全、耐久、环保等主要性能应不低于原建筑材料,且其表观特征应与原建筑材料相同或相近。严禁外移或砍伐场地内的老树、古树,新增树种及其布置方式应与历史建筑场地风格、历史文化传统协调、统一。此外,历史建筑的结构加固设计宜按30年考虑。到期后,如经可靠性鉴定认为该结构工作正常,可延长其使用年限。

不仅如此,历史建筑修复建设时,除对建筑原有木构件进行白蚁治理和预防外,还应对新增木构件采取白蚁预防措施,并将周边园林树木、绿地列为控制范围。

《导则》还要求,历史建筑修复建设前应拍摄并保存原建筑物各部位、节点等历史要素的照片、影像资料;施工时应加强观测和监护,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时,及时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工程的竣工资料应及时整理并归档,作为历史建筑日常维护的依据。 2100433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