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土壤粒级组成特征

2022/07/16258 作者:佚名
导读:土壤粒级矿物组成 砂粒和粉粒以原生矿物为主,其中石英最多;黏粒基本上以次生层状硅酸盐矿物为主,原生矿物极少。 土壤粒级化学组成 各粒级在矿物组成上不同,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也不同。一般规律是,土粒越粗,石英含量越高,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土粒越细,石英、长石含量越低,云母、角闪石越多,二氧化硅的含量越低,而铁、铝、钙、镁、磷和钾等氧化物的含量越高。矿物组成决定土壤的化学成分,土粒愈细,所含养分越多

土壤粒级矿物组成

砂粒和粉粒以原生矿物为主,其中石英最多;黏粒基本上以次生层状硅酸盐矿物为主,原生矿物极少。

土壤粒级化学组成

各粒级在矿物组成上不同,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也不同。一般规律是,土粒越粗,石英含量越高,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土粒越细,石英、长石含量越低,云母、角闪石越多,二氧化硅的含量越低,而铁、铝、钙、镁、磷和钾等氧化物的含量越高。矿物组成决定土壤的化学成分,土粒愈细,所含养分越多,次生矿物的含量越高。砂粒和粉粒中二氧化硅含量较高;黏粒中铁、钾、钙、镁等的含量较高。一般来讲细土粒养分含量高于粗土粒养分含量。

土粒大小不同,物理性质也有很大差别。土粒从石砾到砂粒、粉粒直至黏粒,颗粒直径逐渐变小,比表面积不断增大,吸水性、黏结性、黏着性都逐渐增强,保肥性相应提高,可塑性从无到有并不断增强,而通气性、透水性逐渐减弱。土粒直径在0.01 mm左右为一明显的分界线,即粒径>0.01 mm的略具吸水性、黏结性、黏着性和保肥性,少见可塑性;而粒径<0.01 mm的,土粒越细,吸水性、黏结性、黏着性、保肥性和可塑性越强,而通气性、透水性越弱。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