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透气性主要决定于土壤孔隙状况,其次是土壤水分、温度以及大气压和风的作用 。
土壤的气体交换是在土壤中未被水分占据的孔隙中进行的,因此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一样不仅决定于土壤的总孔隙度,更重要的是决定于土壤的空气孔隙度。过小的、被阻塞的孔隙不能进行透气作用。肥沃的土壤要求空气孔隙应高于10%。因此,凡是影响土壤孔隙状况的因素(如土壤结构、质地等),都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在结构良好的土壤里,大小孔隙比例恰当,水分进入土壤后迅速重新分配,小孔隙充水,大孔隙充气,所以土壤的气体交换作用几乎不会减弱,并能保持较多的土壤水分。相反在无结构的粘重土壤里,因为空气孔隙缺乏,即使增加少量水分,也会使土壤通气性显著减弱,往往在降雨或灌水后土壤表面形成结皮,不仗阻碍通气,还易使作物受到机械损伤。特别在高温条件下,土壤充水,作物根系呼吸受阻,还原性物质累积,作物常发生“闭气"中毒现象,靠近地面的作物茎部和根部变黑腐烂死亡。
含水多的土壤,空气数量少,含水少的土壤,空气数量就多;土壤水分过多,空气孔隙为水分所占据,气体交换的通道受阻,以致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在含水合适的土壤里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透气问题,并且溶于水中的氧也可随水进入土壤。
土壤温度和气压的变化能引起土壤空气的胀缩和气体分子的运动,促进扩散作用和对流作用的进行。风对土壤透气的影响,是由于在土壤的迎风面,气体有一定程度的浓缩,气压高,而在背风面气流稀薄,压力降低,因而促进土壤空气的交换。但这种影响范围主要在土壤的表层。
总之,土壤透气性好坏主要决定干未被水分占据的空气孔隙及其粗细。土壤质地、结构、松紧度和含水量等影响孔隙状况的因素都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