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汞是一种对动植物及人体无生物学作用的有毒元素。土壤中的汞按其存在的化学形态可分为金属汞、无机化合态汞和有机化合态汞。无机汞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有HgS、HgO、HgCO3、HgHPO4、HgCl2和Hg(NO3)2等;有机汞化合物主要有甲基汞和有机配合汞等。除甲基汞、HgCl2、Hg(NO3)2外,大多均为难溶化合物。在各种含汞化合物中,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毒性最强。土壤中汞的迁移转化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1)土壤中汞的氧化-还原(2)土壤胶体对汞的吸附(3)配位体对汞的配合-整合作用(4)汞的甲基化作用
镉镉的污染主要来源于铅、锌、铜的矿山和冶炼厂的废水、尘埃和废渣、电镀、电池、颜料、塑料稳定剂和涂料工业的废水等。农业上,施用磷肥也可能带来镉的污染。
铅铅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土壤中铅的污染主要来自大气污染重的铅沉降,如铅冶炼厂含铅烟尘的沉降和含铅汽油燃烧所排放的含铅废气的沉降等。另外,其他铅应用工业的“三废”排放也是污染源之一。土壤中铅主要以二价态的无机化合物形式存在,极少数为四价态。植物从土壤中吸收铅主要是吸收存在于土壤中的可溶性铅。植物吸收的铅绝大多数积累于根部,而转移到茎叶、种子中的则很少。另外,植物除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铅以外,还可以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吸收污染空气中的铅。
铬铬是人类和动物的必需元素,但其浓度较高时对生物有害。土壤中铬的污染主要来源于某些工业,如铁、铬、电镀、铬酸盐和三氧化铬工业的“三废”排放及燃煤、污水灌溉或污泥施用等。
砷砷是类金属元素,不是重金属。但从它的环境污染效应来看,常把它作为重金属来研究。土壤中砷的污染主要来自化工、冶金、炼焦、火力发电及电子等工业排放的“三废”。土壤中砷主要以正三价和正五价存在于土壤环境中。其存在形式可分为水溶性砷、吸附态砷和难溶性砷。三者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土壤中含硫量较高时,在还原性条件下,可以形成稳定的难溶性As2S3。一般认为,砷不是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必需元素。但植物对砷有强烈的吸收积累作用,其吸收作用与土壤中砷的含量、植物品种等有关。砷在植物中主要分布在根部。浸水土壤中,土壤中可溶性砷含量比旱地土壤高,故在浸水土壤中生长的作物,其砷含量也较高。所以,为了有效地防止砷的污染及危害,可采取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措施,以减少三价亚砷酸盐的形成,降低土壤中砷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