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地热能源开采我国干热岩储量分布状况及典型地区储层特征

2022/07/1680 作者:佚名
导读:基于现有地热测量数据,中国大陆地区3~10km深度段干热岩地热资源总量(基数)为2.09×107EJ,低 于 中 国 地 质 调 查 局 所 报 道 的 资 源 基 数(2.52×107EJ),相当于71.5×105亿t标准煤;即便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亦达4.2×105EJ,相当于14.3×103亿t标准煤,是中国大陆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的4400倍。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地热能具

基于现有地热测量数据,中国大陆地区3~10km深度段干热岩地热资源总量(基数)为2.09×107EJ,低 于 中 国 地 质 调 查 局 所 报 道 的 资 源 基 数(2.52×107EJ),相当于71.5×105亿t标准煤;即便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亦达4.2×105EJ,相当于14.3×103亿t标准煤,是中国大陆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的4400倍。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地热能具备在中国能源中占有重要位置的资源基础。中国地热资源构成中,干热岩地热资源占主导地位,其可采资源量(2%)是传统水热型地热资源量的168倍。

因此,加强干热岩地热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是推动中国地热资源规模化利用,尤其是地热发电快速发展与突破的关键和希望所在。

我国西部的滇西地区及东部台湾中央山脉两侧,分别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的边界及其相邻地区,都是当今世界上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具有产生强烈水热活动和孕育温水热系统必要的地质构造条件和热背景。我国西南部的地热活动呈南强北弱、西强东弱;东部的地热活动呈东强西弱之势,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特点。从干热岩地热资源可开采储量和温度状态来看,中国大陆地区有利的干热岩开发区是藏南地区、云南西部(腾 冲)、东 南 沿 海(浙 闽 粤)、华 北(渤 海 湾 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的汾渭地堑、东北(松辽盆地)等地区。福建省干热岩资源特别丰富,初步估算5000m深度内地热能储量相当5万亿t标准煤,若以万米深度测算,地热能储量超过50万亿t标准煤。

青海共和贵德盆地为一新生代断陷盆地,具有盆地传导型兼断裂对流型良好热储地热地质背景,与其东、西两侧构造岩浆带断裂型地热分布构成秦昆接合部南北向地热带。该地段地温高和地温梯度异常明显,地温梯度是正常地壳的2倍,属地热异常区,热源可认为与花岗岩有关。按地温梯度7℃/100m计算,井深3 000m温度可达200℃,由此认为,共和贵德盆地存在干热岩。囿于干热岩开发的经济性和现有技术条件,近期应着眼于4~7km深度段干热岩地热资源的开 发,热储目标温度是150~25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