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外度引水工程外度引水工程

2022/07/16126 作者:佚名
导读:60年代,东圳水库水源供不应求的问题愈见突出,1971年3月,莆田县水利局作出外度引水工程规划报告,莆田县革委会成立莆田县外度引水工程指挥部。1971年12月组织8万多民工上场,以公社为单位分成18个民工团。驻军在器材运输方面给予很大支持。县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和许多紧缺的器材物资,外度引水工程于1972年7月1日建成通水。 拦河坝为砌石连拱坝,分为两期施工。 外度引水工程第一期 于1971年12

60年代,东圳水库水源供不应求的问题愈见突出,1971年3月,莆田县水利局作出外度引水工程规划报告,莆田县革委会成立莆田县外度引水工程指挥部。1971年12月组织8万多民工上场,以公社为单位分成18个民工团。驻军在器材运输方面给予很大支持。县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和许多紧缺的器材物资,外度引水工程于1972年7月1日建成通水。

拦河坝为砌石连拱坝,分为两期施工。

外度引水工程第一期

于1971年12月动工,坝高10米,总库容160万立方米。坝型采用砌石连拱坝。拱坝6跨5个支墩,2个隔墙和2个重力挡水墙。坝长200米,其中溢流段长122.5米;拱圈厚2米,迎水坡比1∶0.2,倾斜度78°41′;弧长23.25米,圆心角120°,净跨17.5米;支墩厚3.5米,顶长4米,底长23.5米,砌成梯形断面。拱顶左侧砌1条1×1.2米宽高的输水涵洞,保证下游太平陂、南安陂灌区用水。连拱坝由埭头公社负责施工,共砌石7800立方米,混凝土250立方米,开炸石方1000立方米,土方1.35万立方米,总计土石方2.26万立方米,投工18万工日,其中技工5万工日;使用水泥800吨,木材75立方米。国家补助18万元。驻军还出动20辆军车运送石料和器材物资。工程于1972年5月竣工,成为全省第一座砌石连拱坝。

外度引水工程第二期

工程于1977年9月动工扩建,连拱坝加高5.1米,支墩加长8.5米,两侧挡水墙相应加高5米后,加砌高1米的防浪墙,蓄水库容增至486万立方米。为防止过坝急流冲刷大坝脚,在距连拱坝下游42米处,增建二道坝1处,长102米,高4米。左岸设导流墙1道,长39米,高7米。并加宽进水闸交通桥桥面1米,以及左岸护砌等,共用土石方1.65万立方米,其中石方0.99万立方米;投工13.7万工日,其中技工3.6万工日;水泥800吨,投资37.7万元。

外度连拱坝库内淹没土地368.88亩,移民拆迁36户,170人,并改建东泉公路桥1座,公路改线600米。

外度引水渠工程全长32.5公里,渠道绕山坡蜿蜒开凿,经萩芦、梧塘、西天尾和城厢区城郊等4个乡镇,到东圳水库溢洪道左岸入库。外度引水设计年引水入库水量8000万立方米,补充南北洋水源不足,改善东圳灌区现有20多万亩农田灌溉,供给工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饮用水。引水渠设计流量为20立方米/秒,1979年对渠首9公里扩修后,引水流量加大为25立方米/秒。沿线有大小建筑物220座,其中较大的有单跨40米、全长90米的石盘石拱渡槽,及单跨23米、长32米的坑口石拱渡槽。进水闸1座,节制闸11座,引洪、排沙闸各1座,排洪涵洞1座,溢洪堰3座,公路桥5座,其他人行桥、溢水堰、放水孔等。沿线开炸石方占总土石方三分之一。渠道工程共完成土石方420万立方米,其中石方220万立方米;投工645万工日,其中技工123万工日。投资921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10万元。用炸药750吨,钢材165吨,水泥3500吨,木材800立方米。

为了进一步发挥工程效益,1972年在渠首桩号8公里处,利用落差45米、3.72立方米/秒的流量,建1座装机容量2台800千瓦的水力发电站。上游加高渠堤0.6米,增加流量5立方米/秒,水电站流出的水,仍可满足下游太平陂、南安陂灌区用水需要。1983年又在桩号10公里 150米处,建1座日供水4.6万吨的涵江供水工程。外度引水渠依山修筑,山高坡陡,沿渠地质复杂,不少地段土质差,加上施工中抢时间、赶速度,炸药开炸引起基础松动,部分渠段质量标准不高,留下不少隐患。自通水以后,每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崩塌毁坏。迄今不能正常安全运行,影响输水能力。90年代初,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在65%左右。在渠道运行中,常因山体滑坡、渠堤崩塌,造成阻流停水。1973~1991年,年引水量达8000万立方米以上的只有3年,7000万立方米以上的2年,4000万立方米以上的6年,多年平均仅4895万立方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