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体在外加荷载作用下,由于孔隙比减少而压密变形,同时提高了强度。对于饱和土,只有当孔隙水挤出以后,变形才能产生。开始时,土中应力全部由孔隙水承担。随着孔隙水的挤出,孔隙水压力逐步转变为由土骨架承受的有效应力。研究这两种应力的相互消长以及土体变形达到最终值的过程,称为固结理论。
1924年,太沙基提出一维固结理论和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了土体的一维固结理论,奠定了现代土力学的基础,标志着土力学学科的诞生。土体是多相体,是历史与自然界的产物,土体的变形规律比较复杂,这些因素决定了土体固结过程的复杂性对固结过程的数学描述首先归公于太沙基,他在一系列假定墓础上,建立了著名的一维固结理论,通常称为太沙基固结理论。其假设为:土体是完全饱和的均质土;土骨架的压缩和孔隙水的渗流仅发生在一个方向上,通常为竖向;土颗粒和孔隙水不可压缩;土体中水的渗透服从达西定律,土体渗透性在固结过程中不变;土体是线弹性,其压缩在固结过程中不变;土体固结变形是小变形;外荷载为骤加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