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大型钢桩式抓斗挖泥船施工工法质量控制

2022/07/16114 作者:佚名
导读:《大型钢桩式抓斗挖泥船施工工法》的质量控制要求如下: 施工质量执行以下标准 一、《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 319-99。 二、《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 三、《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 203-2001。 四、企业定额。 质量控制措施 一、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结合工程实际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施工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二、成立质量管理

《大型钢桩式抓斗挖泥船施工工法》的质量控制要求如下:

  • 施工质量执行以下标准

一、《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 319-99。

二、《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

三、《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 203-2001。

四、企业定额。

  • 质量控制措施

一、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结合工程实际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施工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二、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工程项目总工程师为质量管理小组组长,疏浚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设备工程师按泥船船长(含船舶施工员)、泥驳船长。泥级驾驶员等为质量管理小组成员。针对质量管理开展工作,通过PDCA循环程序解决质量难题。

三、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向施工船舶作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明确质量控制内容要点,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四、及时掌握施工效果,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制定对策。

五、控制超深措施

1.定期对抓斗下放深度指示器进行复零位校核,控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同时利用生产间隙实践不定期地进行校核。

2.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做好施工水深自检记录,及时了解施工情况,必要时应调整施工方案,码头前沿施工时应严格控制超深,港池、航道断面控制在允许值内。

3.利用计算机疏浚管理系统、水下地形探知声纳系统,设定符合施工情况的相关参数,便于施工操作人员及时掌握施工质量。

4.由于受抓斗几何形状所限,抓斗挖掘的轨迹成类似"W"的曲线型轨迹。如图7所示,BC之间的凹陷和BA残留山形会使得工程中很容易出现浅点或者超深,施工时应根据斗的大小、土质情况确定其误差,保证施工质量。

施工主船挖泥方式主要有3种工作模式;定深挖泥、平挖以及沉挖,其中平挖工作模式是通过控制升降钢缆的放缆量进行挖深控制,从而使抓斗的挖掘轨迹线形成一个近似的平面(图8)。可用于工程后期的精挖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图7 抓斗挖掘轨迹示意图

图8 抓斗平挖功能示意图

六、控制超宽措施

1.施工中,实行定期校核船位制度,确保船位始终与施工条保持平行或重合,发现偏离,及时调整到位,并记录在册。

2.根据施工土质、设计边坡,设计出合理的开挖终止线,输入计算机疏浚管理系统。码头根部安全距离严禁超挖。

3.应用船舶计算机疏浚管理系统和水下地形探知声纳系统,实时显示疏浚深度和抓斗轨迹,辅助施工人员合理分布抓斗每斗的下放位置,结合施工辅助线,正确合理的掌握开挖宽度,防止超挖和欠挖。

4.加强水深检测,将超宽严格控制在规范、标准规定值以内。

七、控制边坡措施

1.按台阶式开挖边坡。设计台阶的高度主要以设计边坡和抓斗一次所能开挖的泥层厚度而定。如果工程对边坡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台阶高度可适当放低些。

2.边坡的控制,也就是边坡台阶宽度和深度的控制,其控制的方法与挖宽、挖深控制相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