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光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各国的光伏制造业争相投入巨资,扩大生产,以争一席之地。中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耗第二大的国家也不例外。在这一波热潮中,中国的太阳能热利用走在了世界的前面。中国太阳能热利用面积已占世界的76%,生产和普及面积都是世界第一。许多国家都肯定了中国发展太阳能的成就,美国的CNN 声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可能成为太阳的主宰”;挪威电视台更是断言,2032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
世界超级大国,根据就是中国届时将成为世界新能源的“巨无霸” 。
过去十多年,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生产企业已经发展到了5000余家。市场规模越来越来大,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直保持着30%的年增长。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体系已经较为完善,初步形成了合理配套的产业链和基础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了检测认证体系。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太阳能镀膜真空集热管,已经获得了国际公认,这意味着中国企业掌握了太阳热利用领域95% 的核心技术。在应用方面,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也获得了长足进展,太阳能取暖和工业化利用也取得了成效。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尽管发展势头喜人,但难免泥沙俱下。对于一个新兴行业来说,起步发展阶段必然存在不少问题,繁荣的外表下常常潜藏着隐忧。与国际上蓬勃发展的光伏发电相比,中国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 年,甚至明显落后于印度。虽然中国的光伏发电技术不断进步,价格逐渐下降,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从整体水平来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还是落后于国际水平的。中国太阳能电池生产的技术水平低,发电成本高,又受制于不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使得国内太阳能企业最终仅承担了产业链中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环节,赚取的仅为5-6%的加工利润,同时,光伏产业上游原料的技术壁垒高,主要由美、日等国控制,获取技术困难。
从能源供应安全和清洁利用的角度出发,世界各国正把太阳能的商业化开发和利用作为重要的发展趋势。欧盟、日本和美国把2030年以后能源供应安全的重点放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方面。预计到2030 年太阳能发电将占世界电力供应的10% 以上,2050年达到20%以上。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使太阳能在整个能源供应中将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