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制度管理的一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科学性原则
审计制度管理的科学性,一方面,是要在先进的科学管理理论指导下,建立健全各项审计工作及其管理的工作制度,如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现代行为科学、人学原理、效益性原理以及运用现代管理技术等等都渗透于管理制度之中,以保证审计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另一方面,是要保证建立的各项审计工作制度具有符合各项审计活动的客观规律。特别是涉及一些工作程序的管理制度。比如,关于审计的程序,由于审计活动的客观规律,总是先有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调查了解之后才能进入审计实施工作。这就决定审计人员必须遵循“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这一符合发展规律的程序进行审计。如果没有事先的难备和调查,就贸然查帐、查物、查资金,势必出现事与愿违、出力不讨好的结果。
由此可见,科学性的原则是审计制度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尽管坚持这一原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终究是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
(二)实用性原则
作为审计人员行动的准则的审计管理制度,应当确实起到规范作用,即真正具有实用性。为此,要求审计管理制度的各项条款,具内容必须明确、具体、可行。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模棱两可,含混其辞的所谓制度,是不可取的。以工业企业的审计制度为例,如果是关于企业执行财经纪律的审计制度,那么在制度的内容上,就应当在目的、任务和方法上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在目的方面,应当明确指出:监督财经制度的执行,检查违犯财经制度的行为,堵塞财政收支漏洞,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等等。在任务方面,应当明确提出:①检查现金管理情况,看现金存取和现金支票使用是否符合财务规定,有无挪用、白条抵库的情况,行无贪污瓷窃情况;②检查工资基金管理情况;③审查成本开支情况;④审查税利上缴情况;⑤审查基本建设资金来源,计划审批及资金拨付使用情况;⑥检查福利基金提取使用情况;⑦检查其他违犯财经制度行为等等。在方法方面,应当清楚地说明:①审计财经纪律,应以单位自查为主;②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利于同单位违犯财经纪律的不同情况,随时组织检查;③检查财经纪律要抽调熟悉业务,作风正派、敢于同不正之风斗争的同志参加;④对检查中及时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组织内查外调,取得确凿证据;⑤根据问题的情节轻重进行处理,对模范遵守财经纪律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等等。只有这样的审计管理制度,才是实用的,才能保证审计人员遵循这样具体的行动准则,完成自己担负的审计任务。由此可见,审计管理制度的实用性是审计制度管理的又一重要原则。
(三)相对稳定性原则
审计管理制度作为审计人员的行动准则,是要大家遵照执行的,一般不能经常改变。比如,同一审计任务的审计方法,今天规定采用这个方法,明天改为那个方法,今天要求这样做,明天又要求那样做,结果不仅会引起审计人员的反感,更重要的是审计人员无所适从;不仅会打击审计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甚至会造成混乱。因此,审计管理制度一经制定,就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有二个含义:一是指它的相对稳定,可以保持审计人员的思想稳定,从而保持行动的统一;二是指它的相对稳定,可以在实践中使管理制度得到检验,从而证明其是否科学、合理。所以,除了特殊情况,一般不要轻易改动。
当然,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必然要发展变化。世界上根本没有不变化的认识。恰恰相反,人们的认识正是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而不断深化的。作为人们对审计工作认识产物的审计管理制度也不例外,要想使其不断完善或更加科学,就得在其处于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经受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确有不科学之处,或者由于审计工作中出现了新的情况,那就应当修定、补充或调整审计制度的内容。这就是管理制度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