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审计测试程序作用

2022/07/16168 作者:佚名
导读:1.规划、指导作用。 审计测试程序详细规定了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和会计报表项目进行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时应该经过的步骤,并明确了每一步骤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不仅对审计’测试进行了具体规划,而且对审计人员起到了具体指导作用,能够使审计人员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操作起来有的放矢。 2.规范、约束作用。 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对某一项内部控制或会计报表项目的测试程序确定后.执行测试程序的审

1.规划、指导作用。

审计测试程序详细规定了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和会计报表项目进行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时应该经过的步骤,并明确了每一步骤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不仅对审计’测试进行了具体规划,而且对审计人员起到了具体指导作用,能够使审计人员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操作起来有的放矢。

2.规范、约束作用。

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对某一项内部控制或会计报表项目的测试程序确定后.执行测试程序的审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并编制相应的记录性审计工作底稿,从而较好地起到规范、约束的作用。

3、明确责任作用。

一个审计项目通常需要若干名审计人员联合作业.分工负责,同时进行。审计组长的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指导和监督其他审计人员选择实施审计测试程序,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严格复核上;而其他审计人员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在审计组长的指导下,选择并实施审计测试程序,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上述作用和责任均明确地标记在审计测试程序表和记录性审计工作底稿上。这样,审计组长和其他审计人员之间.其他审计人员相互之间的审计责任便得以明确,从而有利于对审计质量和审计责任的检查、评价与考核。

4.降低风险作用。

审计工作发展到今天,已进入风险基础审计模式阶段。所谓风险基础审计,是指首先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以其综合水平为基础.评估检查风险水平.进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从定量的角度看,审计风险是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与检查风险的乘积。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审计测试程序呈正比关系,也就是说,无论是固有风险、控制风险还是检查风险,其水平越高,越需要取得更多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而要取得更多的审计证据,就需要实施更多的测试程序。可见,审计测试程序与审计风险之间具有密切的必然联系。因此,规范设计和适当实施审计测试程序对于降低审计风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由于审计测试程序的选择与实施有利于分清和明确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自然就能够促使审计人员自觉提高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进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5.提高效率作用。

如果被审计单位客观存在的控制风险水平较低,审计人员可通过适当的符合性测试程序予以评估,以减少实质性测试程序的实施,从而提高审计效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