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电站按河段水力资源的开发方式,分成三种类型,即堤坝式、引水式和混合式。三种方式各适用于不同的河道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其水电站的枢纽布置、建筑物组成也迥然不同。
1.堤坝式水电站
在河道上修建拦河坝(或闸),抬高上游水位以集中落差,并形成水库阔节流量、用输水管或隧洞把水库里的水引至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发电,这种水电站称为堤坝式水电站。根据水电站厂房的位置,又分为河床式与坝后式两种。
河床式水电站一般修建在河流中、下游坡度平缓的河段上。在这些河段上,由于地形限制,为避免造成大量淹没,只能建造高度不大的坝(或闸)来适当抬高上游水位。在有落差的引水渠道或灌溉渠道上,也常采用这种型式。其适用的水头范围约在8~10m以下。另一方面,由于河床式水电站多建造在中、下游河段上,其引用的流量一般较大,故河床式水
电站通常是一种低水头大流量的水电站。
由于水头不大,河床式水电站的厂房就直接和坝(或闸)并排建造在河床中,厂房本身承受上游水压力而成为挡水建筑物的一部分。
坝后式水电站一般修建在河流的中、上游,适用于水头较大的情况。由于在这种河段上允许一定程度的淹没,所以拦河坝可集中较大水头。因此,将厂房移至坝的下游,厂房建筑与坝体分开,使上游水压力完全由拦河坝承担,这样布置的水电站称为坝后式水电站。坝后式水电站与河床式水电站相比,它的坝可以建得较高,这不但使电站获得较大的水头,更重要的是,在坝的上游形成了可以调节天然径流的水库,给水电站的运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引水式水电站
在山区河道上修建水电站时,由于河流陡峻、水流湍急,有些地方还有较大的跌水和河湾,往往经济地建一引水低坝或闸,采用引水渠道来集中河段的自然落差,形成电站水头,这样修建的水电站称为引水式水电站。
河道中低坝或闸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水流进入引水渠道,而不是以集中水头为目的。引水渠道包括明渠、隧洞和管道。当电站水头较低时(6~10m以下),由渠道将水直接引至厂房;当水头较高时,在渠道末端修建压力前池,使水流经过压力管道至水轮发电机组发电,然后由尾水渠排出。
在小型水电站中,引水式水电站比堤坝式水电站更为普遍。它与堤坝式水电站相比,由于不存在淹没和筑坝技术的限制,故水头可达到很高的数值。但是,由于受当地天然径流的限制或引水建筑物截面尺寸的限制,引水式水电站引用的流量都比较小。故引水式水电站通常是一种高水头小流量的水电站。显然,引水式水电站对环境影响很小。
3.混合式水电站
混合式水电站其落差是由拦河坝抬高水头和引水集中落差两方面获得,因而具有堤坝式水电站和引水式水电站的特点。当上游河段地形平缓,下游河段坡降较陡时,宜在上游筑坝,形成水库,调节水量,在下游修建引水渠道(管道),以集中较大落差。
混合式水电站和引水式水电站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严格来说,混合式水电站的水头是由坝和引水渠道共同形成的,且坝一般构成水库。而引水式水电站的水头,只由引水建筑物形成,坝只起抬高一些上游水位的作用。在实际工程中,常将具有一定长度引水渠道的水电站统称为引水式水电站,而较少采用混合式水电站这个名称。
水电站除按开发方式进行分类外,还可以按其是否有调节天然径流的能力而分为无调节水电站和有调节水电站两种类型。
多数水电站与防洪、灌溉、通航、水产等方面相结合,以发挥其综合效益。